一轮明月照古今

一轮明月照古今

ID:2212941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一轮明月照古今_第1页
一轮明月照古今_第2页
一轮明月照古今_第3页
一轮明月照古今_第4页
一轮明月照古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轮明月照古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轮明月照古今:《赤壁赋》和《荷塘月色》是纵古贯今散文中“美文”的代表,使我们从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两篇文章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关键词:《赤壁赋》;《荷塘月色》;苏轼;朱自清;月亮  :I206:A:1672-1578(2010)11-0062-02    在中国文人墨客心中总有着一个抹不去的"月亮情结",一轮明月照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和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上。遥远、神秘、朦胧的月光牵动着诗人的万端心绪,月被赋予了各种感情,传唱文人的心声。苏东坡,这位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天

2、才,以其豪放、旷达、洒脱的文风,奠定了他在古代文坛的地位。《赤壁赋》这篇文章以“月”为经线,以景、情、理为纬线--绘江山优美之画卷,抒思古怀远之幽情,言人生精妙之哲理。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朴素、平常、深沉的风格,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以饱含感情的彩笔描绘月下荷塘和荷塘上月,情景交融,景移情转,融情入景,达到了情与景完美的统一。笔者想就其二人笔下之"月"作一番比较。  1、“江清月近人”—写景比较  1.1相同之处:  1.1.1以“月”绘景,景美人喜。《赤壁赋》描绘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柔柔的秋风徐徐

3、吹来,水波不兴,风平浪静。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月光和江水融成一片,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旷远无际。前后这十六个字写出优美境界,足以令人陶醉。  《荷塘月色》描绘一幅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画: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小睡的风情,树影和月影,处处显示着幽雅宁静,荷塘与月色水乳交融在一起。其清新的美丽景象,浓郁的诗情画意,让人倾心与玩摩之不已。  1.1.2同为清幽素淡之景。《赤壁赋》景物描写以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为意象,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

4、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中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  《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以荷叶、荷花、流水、月光、月影为意象,花朵儿在柔和的月光中做着美丽的梦,一忽儿月光给淡云遮住,一忽儿月光透过树丛筛落下斑驳的黑影。朦胧的月光不仅静静地泻在荷塘上,她还静静地泻在四面的树林和远山上。在这样的月夜的静穆中,以动衬静,增加生气,静中有声,浓淡相间地反衬了荷塘的幽静。

5、  1.2不同之处:  1.2.1《赤壁赋》景物描写于清幽素淡之中给人以空明之感:苏轼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于是才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冯"虚"即游于“空明”也,它将水月的色性融为一体,将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觉去糅合了--这才能找到"空明"一词来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给予人心的无比熨贴和自由感。“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极度自由、不虑世情之境。它们

6、意味着,如此不见水月、只觉空明之境不仅是摆脱俗情的诱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  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1.2.2《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于清幽素淡之中给人以朦胧之感:那流水一般的月光,倾泻在花和叶上,如“薄薄的青雾”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中

7、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参差斑驳”丛生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光影交错,岸边的树、塘中的荷连结,着意写月色,满塘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写荷塘,写塘中的月色,写月下荷塘的周围景致,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让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比较  2.1相同之处:  2.1.1借“月”忘情,寻得超脱。元丰三

8、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