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

ID:22117953

大小:8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7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_第1页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_第2页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_第3页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_第4页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从当前软件判例法的发展看软件开发中的版权新题目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美国软件判例的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尽管美国计算机法律界对于软件保护“仍处于一种积极的动荡状态”,争论仍然存在,但经过几年的深进发展,美国软件保护出现了向法基本原理回回的健康倾向。外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参考鉴戒。计算机软件保护判例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修正案,将计算机软件正式纳进法的保护对象。由于美国计算机软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在全球经济技术等方面重要影响,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也以法作为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形式,从而形成了国际主流。但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的新题目同计算机软件

2、的技术及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法律界在具体处理软件的新题目时碰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新题目,并不断地引发出争论。为此,国际计算机法律界进行了大量的探究和探索,其中,世界上软件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计算机法律界所碰到的新题目最早也最多。因此,可以说美国在这方面已走在前面,非凡是,美国法院在近十几年中对一系列软件案判处而形成的判例,不但丰富和发展了美国软件的法律体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软件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国软件判例的发展,对于我们把握国际软件保护的发展趋向,不断完善我国软件保护是很有鉴戒意义的。一、美国前期软件判例简单回顾美国固然于1980年通过立法对

3、计算机程序正式予以保护,但在法中没有作出很多具体规定,实际上是留给美国法院根据立法原则,已有的判例和具体案情进行处理,通过案例不断地丰富发展其法律体系。美国前期的计算机程序案例主要是涉及计算机程序能否享有保护,什么形式或什么类型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享有保护。现在这些案例被称为计算机程序纠纷的第一代案例。例如:Tandy公司诉Pesonal微计算机公司案(1981年)、Apple公司诉Franklin公司案(1983年)、Apple公司诉Formula公司案(1984年)等。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Apple公司诉Franklin案(该案可详见电子产业出版社《计算机

4、软件著作权保护手册》第129页,案件2)。通过这一系列案例解决了计算机程序作为保护对象的基本新题目,具体地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结论:1.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形式和目标代码形式都具有;2.系统程序(包括操纵系统、编译程序等)和应用程序一样都具有;3.固化在ROM电路等载体上的程序具有;4.微程序也可享有(详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工作手册》第136页,案例4:NEC诉Intel案(1989年))。以上这些通过美国第一代案例所总结出的结论已逐步被美国乃至世界计算机法律界所接受,有的甚至已纳进立法的法律内容。例如:有关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形式和目标代码形式都享有保护的内容在《欧

5、洲共同体有关计算机程序保护的指令》、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关贸总协定有关知识产权的协定(Trips)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二、计算机软件保护向深进发展随着软件保护的发展,法律界面临着从简单的、逐字逐句的复制行为发展到带有伪装的拷贝行为的新题目。再加上计算机软件作为一项智力劳动成果,它同一切人类文化科技成果一样,不可能凭空而降,它总是在不断继续、鉴戒他人成果基础上精益求精、创新、发展而成的。根据法的基本原理,只要是利用原有软件的思想,则是正当的。因此,正确公道地区分计算机软件的思想概念和表现的界限,不但涉及对某个软件是否侵权的判定,而且直接涉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

6、何做到既能吸收他人软件中的先进技术,又不致陷进纠纷,同时还能享有自主的。从更深的角度来讲,正确公道区分软件的思想和表现,关系到法保护的基本宗旨,即通过保护软件所有者的正当权益,鼓励创作开发更多更先进的软件,促进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上述第一代判例得到的结论从一定角度上讲,就是认定各类各种形式计算机程序的编码(包括源代码和目标代码)——美国法律界将其称为程序的文字性(Literal)部分,都是作品的表现,理应受法保护。而程序的功能目标,法律界也一致公以为属于作品的思想范畴,不受法保护。但是,在上述编码和功能目标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例如程序的总体结构、

7、接口设计、屏幕显示等等——美国法律界往往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程序的非文字性部分,而这部分中间地带中哪些属于程序作品的思想概念,哪些属于程序的表现,这些有关软件开发中的新题目,成为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深进发展中的关键新题目。美国处理上述新题目的案例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例如:SAS公司诉S%26H公司案(1985年)、Whelan诉Jasloilarity)。也就是说,法院在判定一个软件是否侵权时,首先要考虑被告是否曾经接触过原告的作品,假如被告有可能“看到或得到原告的程序”,则满足了“接触”条件。其次,法院要将两个程序进行相似性比较,比较包括文字成分(编程代码等)和非文字成

8、分的相似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