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13024
大小:161.4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7
《部编人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速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__1949年9月__。 2.地点:__北平__。 3.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毛泽东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义勇军进行曲》__为代国歌;以__五星红旗__为国旗;采用__公元纪年__。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2、,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多党合作__和__政治协商__制度。 二、开国大典1.时间:__1949年10月1日__(“国庆节”来历)。 2.地点:__天安门城楼__。 3.意义:标志着_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_。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帝国主义__、__封建主义__和__官僚资本主义__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__独立自主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世界和平
3、民主__和__社会主义__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__1951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阿沛·阿旺晋美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__大团结__。 第2课抗美援朝1.出兵原因:(1)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__东北边境城市__,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__中国的安全__。 (2)美国__第七舰队__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__解放台湾__,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3)__朝鲜__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目的:__抗美援朝
4、、保家卫国__。 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总司令:__彭德怀__(还领导过百团大战)。 6.英雄人物:__黄继光、邱少云__(掌握其事迹)。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前进,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7.结果:__1953__年7月,美国被迫在__停战协定__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8.荣誉称号:__最可爱的人__。 9.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__
5、经济建设__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__和平环境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国际地位__。 第3课土地改革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__农村经济__和__中国社会__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__农民__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地区:__新解放区__。 3.目的:解放农村__生产力__,发展__农业生产__,为新中国__工业化__开辟道路。 4.起止时间:__1950年~1952年底__。 5.法律依据:1950年,__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__。 6.内容:规定废除__地主阶级封建剥削__的土地所
6、有制,实行__农民__的土地所有制。 7.具体实施办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__分批进行__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__无地或少地__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8.结果:到1952年底,除__部分少数民族__地区外,全国__大陆基本上__完成了土地改革。 9.意义:(1)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封建土地制度__,消灭了__地主阶级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__土地__的主人。 这使__人民政权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意义:__农业生产
7、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工业化建设__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 2.起止时间:__1953年~1957年__。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社会主义建设__。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重工业__,建立__国家工业化__和__国防现代化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建设人才__。 5.成就:以__苏联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