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ID:22112006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7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_第1页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_第2页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_第3页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_第4页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周华英摘要: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发生改变,水稻耕作方式也不例外。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影响到土地形式的改变以及水利设施的变化;社会变迁又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发生改变;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耕作方式的变迁提供了现实基础,它也是促使耕作方式发生变迁的巨大推动力文章指出水稻耕作方式的变迁是在政府的指导与人们的主体性选择互动后发生的变迁,这对改进农村农业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变迁;耕作方式;指导性变迁;主体性选择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08-0023-20前言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水

2、稻是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探寻着最适宜的耕作方式。近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稻耕作方式也随之改变。社会变迁究竟如何影响到水稻耕作方式?民族学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研究较多,而本文以湖南省七里冲村为例分析社会变迁对水稻耕作方式的影响,它是中国南方农业社会的一个缩影,希望本文对中原地区农业社会的研究有所帮助。1村庄概况及水稻耕作方式的变化七里冲村是湖南省桃源县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雪峰山余脉,村庄坐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气候特点是冷热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是当地重要的生计方式,形成了一套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耕作模式。插秧前水田要“四犁四耙

3、”,清明前后开始泡种谷,同时整好秧田,育秧期间也要整理好稻田,四犁四耙,施肥撒石灰,用端板加固田坎。插秧后,水的管理对水稻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除杂草和病虫害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插秧还是割稻都充分体现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纯朴民风,无论是割稻、打稻、挑谷还是晒谷,每个环节都有邻里帮助。人民公社时期和后来1981年以后的水稻种植虽然在许多具体的耕作方式上有了许多变化,但总体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根据调查,笔者将不同时期的水稻耕作方式列表,以便更简明地体现其变化。表1各个时期的水稻耕作方式1949年之前1949-1957年1958-1980年1981年以后稻种齐头黄、油

4、糌鱼刺、三粒寸1978年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催芽安窝催芽安窝催芽温室催芽安窝催芽对待病虫害求神拜佛开始号召捉虫捉虫■►打农药打农药除草手拔手拔手拔手拔->打除草剂施肥家肥家肥、化肥化肥化肥收割镰刀、板桶镰刀、板桶镰刀、打稻机镰刀、打稻机■►收割机晒谷斗垫、浆禾场斗垫、浆禾场斗垫斗垫-►水泥禾场季数单季中稻单季中稻双季早晚稻单季中稻土地形式地主所有1951年分田到户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劳动形式家庭为主邻里互助家庭为主、邻里互助同工同酬家庭为主、邻里互助请工水利设施不完善不完善比较完善比较完善,增加抽水机由表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1政治制度的变迁明显引起土地形式的改

5、变和水利设施的变化1949年以前土地是地主所有,解放后土地所有权虽属国家,但使用权经历了三次变化,不同的土地形式导致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土地。农村基本水利设施的建设完全是在国家的调控下完成的,这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对生产力的重视使人们在稻种、催芽、对待病虫害、施肥、收割等方面进行了改变。1.2人们观念的改变自然影响到水稻的耕作方式以前求神拜佛祈祷水稻无病无灾,到后来捉虫打药是观念的巨大变化;从以前养牛耕田、双手割稻到花大钱买耕田机、收割机,从事事亲力亲为到花钱请人耕田、打药、收割,人们加大了农业投入的资金。因为这样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其它劳动效益。1

6、.3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耕作方式的变迁提供了现实基础,也是促使耕作方式变迁的推动力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人们的粮食不会那么充裕;没有农药、除草剂的出现,水稻的田间管理会更加困难;没有耕田机、收割机的引进,人们的劳动强度会更大。而无论哪种农业生产资料都需要金钱购买,特别是耕田机和收割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办不到的。而有了经济做后盾,人们又要追求更高的产量、更好的粮食质量、更轻松的耕作方式和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科技和经济是水稻耕作方式变迁的基础和推动力。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管是政治体制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还是科技、经济的发展,它们相互之间是相互作用、相

7、互联系的。2社会变迁与水稻耕作石奕龙先生认为:“文化变迁应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前者是单个文化特质或文化丛的独自变化;而后者则是文化的整体或大部分文化特质的变化。”笔者在这里不能从一个宏大的文化理论角度来介绍、分析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只是从中抽取一部分来进行探讨。下面是文化变迁的一般性模式的图解:1文化变迁的一般性模式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多样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产生了新的需要,使人们去适应它。同时,因为需要产生的结果也有可能导致环境的改变。个案中因为当地大多数地势都是两边高,中间低,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