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

ID:22110086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实施摘要:数学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终究要用以解决生活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80-02美国著名数学家合尔斯认为,数学问题的心脏是”问题”,而不是那些定义、定理、公式、方法、证明等内容。问题才是促使数学创新的动力源泉。数学问题从何而来?从生活实践中来,或说从数学情境中来。数学情境一方面指生活实践中数学应用的现实环境,另一方面指教学中模拟生活而形成的数学应用场景。本文所说的

2、数学情景指后一种。由于数学问题源自数学情境,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必须创设特定的数学情境。如何创设这样的情境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1.设计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抽象思维并不发达,思考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中往往对形象化的事物或现象更感兴趣。这里所谓形象化,一方面指具有具象特征的视觉化的事物,另一方面则指具体化的生活场景。研究发现,在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对小学生而言显得更容易。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讲抽象的数学知识,而要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且好奇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之中动手测量、

3、计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一方面巩了学生所学,另一方面则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执教”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时,让学生预先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课堂上让学生试着对折每种图形的纸片。在这一操作实践中,学生必然发现有些图形的纸片无法完全重合。为什么一些能重合,一些不能重合呢?学生自己很快就会发现这一问题并进行思考。这一问题的发现,必然使他们兴趣倍增。1.多媒体模拟情景,拨起思维浪花有一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叫罗杰斯,他认为,最能引起态度和个性情绪的学习方式,是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时间、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

4、的限制,不可能经常都能真正地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于是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模拟地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就成为一种必然。当下现实中,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特定的情境与活动。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内容,甚至可以人机交互,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仿真的数学情境,把学生引入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比如在讲到”分数的意义”时,可以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段情景:猪八戒拿着米尺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米,两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发现,还没量的部分不足一米了,怎么办?这时动画立即处于暂停状态。这时,回到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可让

5、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桌子,他们发现:都遇到了猪八戒遇到的那种问题。这时,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最好机会来了。学生一方面会感受到学习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后,就可引入分数的概念了。此后学生学习分数时,必然可以学得更快。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3.1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6、。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3.2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思维是

7、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一一失衡一一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计算。)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该怎么办?(生: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要求圆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