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98820
大小:42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机制研究李湛郑雪晴一、人民币债券发展历程人民币债券是指在境外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若以人民币结算,则称为点心债券;若以美元等其他货币结算,则称为合成式人民币债券。2007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2007年7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售首只人民币债券。随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步伐日渐加快,债券品种亦日趋丰富。2010年10月22日,亚洲发展银行在香港交易所发行10年期,票面利率2.85%,发行规模为12亿元的人
2、民币债券,成为第一只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债券。2011年10月,宝钢集团发行65亿元人民币债券,为境内非金融机构首次获批发行人民币债券。2014年12月14日,广东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15亿元人民币债券,成为境内首个试水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地方城投企业。二、CMU整体债券托管和交易情况香港债券市场与主流债券市场一样,主要在OTC市场交易,在场内进行的交易份额很少。从债券托管情况来看,按照投资者不同,人民币债券分别托管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欧洲结算系统(Euroclear)和国际结算系统(Clearstream)等。本文主
3、要分析托管在CMU的人民币债券,考察其托管和交易情况。CMU由香港金管局在1990年设立,旨在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提供电脑化结算交收服务。1993年12月,金管局将这项服务推扩至其他港元债券,为港元债券提供高效率、安全及方便的结算托管系统。自1994年12月起,CMU系统逐步与区内及国际系统建立联网,藉此让海外投资者参与港元债券市场,向海外投资者推广港元债券。CMU系统在1996年1月将服务进一步推扩至非港元债券,并于1996年12月与港元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系统)联网,为系统成员提供即时及日终货银两讫(DvP)结算服务。其后,CMU系统又分
4、别于2000年12月、2003年4月及2006年3月与美元、欧元及人民币RTGS系统联网,为债券提供即时DvP结算服务,并为香港的美元及欧元支付结算系统提供即日及隔夜回购设施。CMU系统提供的服务还包括:为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券提供证券借贷计划,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市场庄家制度,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发行计划,作为政府债券及公营机构发行的债券的经办人、托管人、代理及营运机构等。受益于香港政府从2009年开始推行政府债券计划,近年来,由CMU系统托管及结算的债务工具成交额大幅上升,市场活跃度不断上升。据CMU数据,从2007年第一笔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以来,共
5、计超过9444.21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在香港发行并存放于CMU1。在香港债券市场,债券还包括外汇基金票据/债券及港府债券、港元债券、美元债券和其他外币债券等。截至2014年12月底,存放于CMU的香港债券市场存量为18273.3亿港元,其中人民币债券未偿付余额为5116.0亿港元,同比增长3.91%,占香港债券市场存量总额的28%。表1:2012—2014年托管于CMU的债券存量(单位:亿港元)从债券交易情况来看,外汇基金票据/债券及港府债券最为活跃,但近年来其活跃度有所降低。人民币债券居于其次,但活跃度日益上升。从换手率来看,外汇基金票据/债券及香
6、港政府债券的换手率最高,2014年换手率为4.62%。人民币债券和美元债券的换手率相当,均保持在2%-1.5%之间。2014年人民币债券换手率为1.8%2。表2:2012—2014年CMU结算债券交易情况三、香港人民币债券现状分析(一)人民币债券发行情况分析据Wind数据,截至2014年底,共有450只人民币债券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售成功,总发行规模为4984.79亿元。从发行数量来看,2010年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激增,同比增长超过100%,2011年进一步大幅放量,发行数量约为2010年的3倍,此后债券发行量有所下滑,但仍
7、保持在高位。2014年,人民币债券数量急剧增加,同比增幅达95.47%。图1: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演变(二)人民币债券类型分析已发行的450只人民币债券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包括金融债、企业债、政府债和可转债。其中,企业债和金融债发行只数分别占比47.78%和42.67%3。而内地债券市场发行数量占比较高的分别是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同业存单、政府债(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和央行票据(按占比由高到低排列)。相比之下,人民币债券的券种较少,未来具有较大的丰富空间。(三)人民币债券发行人类型分析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人较为丰富,占比较高的为企业、银行和中国
8、财政部,按发行规模统计,分别占比47.39%、29.53%和21.67%。发债企业的类型主要包括境外企业(非红筹)、境外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