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

ID:22082623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_第1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_第2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_第3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_第4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处理探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现浇混凝土楼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中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现浇结构楼板的裂缝,就是其中比较常见且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之一。针对这一质量通病,对其危害、形成原因及控制处理措施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配合比;裂缝控制;处理方法  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在各种规模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现浇楼板加强了结构抗震性能,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中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现浇结构楼板的裂缝,就是其中比较常见且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之一。这些裂

2、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了房屋结构的耐久性,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其刚度,引起钢筋腐蚀。因此如何解决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是设计者和施工者都不可忽视的问题。  1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1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1)水泥品种的因素:不同品种产生的水化热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不同。  (2)外加剂因素: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降低,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进而使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裂缝。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因素:配合比不同影响砼的收缩而产生

3、裂缝,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控制参数。  1.2施工方面的因素  (1)配筋、楼板厚度、施工工艺不合标准。施工单位不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震捣不密实等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施工时模板的处理。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拆模过早,都会产生裂缝。  (3)钢筋保护层偏大。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  (4)保护措施不到位。如混凝土浇注

4、后,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收缩开裂。  (5)施工缝处、预埋线管部位、后浇带、塑性裂缝等薄弱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造成裂缝。  1.3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空气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2裂缝的控制措施  裂缝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砂率和含泥量以减少收缩量,减少坍落度,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

5、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如果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裂缝的,还应掺加补偿收缩的膨胀剂,这样会更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改善混凝土养护工艺,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早期浇水保温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引起的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中,养护工艺是很关键的环节。按施工规范进行养护,能有效地、持续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试验证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很大,养护14d的收缩比养护3d的收缩降低约20%左右。  (3)重视施工缝、后浇带、预埋线管部位等薄弱

6、环节管理。严格按规范施工,制定具体措施,作好技术交底,必要时加膨胀剂,调节混凝土的收缩。  (4)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要求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10~14cm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5)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进行施工,避免混凝土早期受损。尽量采用小流水段

7、施工,混凝土浇筑后不要太早进行下一道工序,要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应该进行内部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损,更能提高工程质量。所以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后不要过早上人,合适的开砌时间应在楼板混凝土达到5N/m2后;5N/m2值应制作同条件试块,确定达到的天数;一般情况下应在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后再拆下层模板;为防止新浇混凝土受振动和发生局部的荷载重分布,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后2d内不要拆除其下部的任何一层模板和支撑。  (6)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变化。如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

8、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减水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及水的用量,并且在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但不要过分的振捣,防止模板变形,做好混凝土表面保温;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