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7617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对策商业秘密是现代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的重要内容,商业秘密作为不法之人非法获取的目标,成为被恶意侵害的对象。企业受到侵害以后,它在同行业的竞争当中,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有鉴于此,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特别是运用司法救济手段进行干预保护,就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而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手段 简介:崔凯,天津嘉信律师事务所,三级律师,研究方向:民商法。 :D922.29:A:1009-0592(2012)05-083-02 一、国外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对策 由于我国存在比较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众所周知的事实,长期以来并不重
2、视这方面的研究,而且我国从建国以后又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社会,没有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经验,因此,我们要研究商业秘密,必然力求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国外商业秘密保护的常见表现形式 例如:针对愈演愈烈的商业间谍活动,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常常采取一整套的反间谍的保密手段。措施严格的企业对新进员工在进厂时发的规章制度上就会写着:“不准在任何场合谈论企业的技术秘密;在职人员参与的一切活动(包括工作和生活),都不能接触并泄露所知悉的秘密;其他人如果问及,要坚决拒绝告知;在公众场合或活动中遇到此类情况,宁可退席回避”。另外,企业还会设置保安部门,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轮流监督公司
3、内部人员的工作情况,严格防范泄密事件的发生。下面,具体介绍一些国外企业进行安全保卫时经常采用的保密手段。 (二)外国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常用手段 1.建立严格的进出入安保管理措施,力求在第一关卡阻止侵权人的进入 企业对外来人员要求登记及佩带出入识别证,对企业各个出入口及厂区内部的各个主要通道,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有些企业对外来人员进入厂区时拍照留存,并把照片粘附到出入证上,照片的清晰度非常高;有的公司斥巨资专门配备指纹识别系统,无论是企业原工还是外来人员都要进行指纹核对,其防范之严,花样之多,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2.设置严密的内部监控系统,充分监视、暴露侵权人的各种行动
4、 为了避免秘密外泄,也为了获得遭到侵权后的第一手证据资料,在企业内部除了设有全套的防盗系统外,还设有专用的对内、对外接待部门,这些专门部门对各个业务、技术等不同的部门全天24小时进行可视监控,对于公司的重点管制区域或者重要的机房重地,则以对磁卡加密的操作方式予以保护,无论是有卡无码的还是有码无卡的均不得入内,两者缺一不可。此外,企业内部配备完全电脑化的机房,同时采用高科技的仪器及设备,由专职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监视整个企业的全部区域,进行现代化的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3.对企业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规范管理 对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设定全面的预防措施,防止外来侵入者通过
5、盗号等外X连接方式把企业的商业秘密盗走或进行复制、甚至毁损。在企业软件开发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能将再有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存入不加密的个人文档之中去,避免企业在细小的环节上出现闪失,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企业设定“暗号”—一种特殊的记录方式,并且可不定期更换“暗号”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各种会议记录、各种技术资料以及商业秘密基本上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这就为商业秘密的流失造成了不小的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有些企业就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特殊质地做成的纸张,使需要保密的文件无法用一般的复印机复印。还有些企业用自己独创的特定语言(暗号)来记载文件内容,以此避免被窃取商业秘密。
6、5.企业对外实行隐名商业交易 有些生产制造类型的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产品时,需要依赖采购的大量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因此,采购企业必然就要与企业外部的原材料供应商发生经常性的买卖业务联系,企业的采购者非常有可能被供货企业有针对的诱导出企业对各种原料的使用用途、用法用量、产品销售对象等商业秘密。为了避免在这一环节出现上述漏洞,有些企业或员工在购买重要物资时,就会经常以假名或隐名从事商业交易行为,来避免购买企业受到人际关系等其他可能导致不利因素的影响,避免原料供应商以此为契机把了解到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其他的竞争企业。 6.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保密训练及离职处理 商业间谍往往以企业内部职
7、工为商业秘密的获取目标,因此国外企业也十分重视其内部员工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的管理及培训。有些企业还为了避免无意间侵害其他公司的商业秘密,要求刚入职的、特别是从其他企业跳槽过来的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期间,保证不使用其他公司的秘密信息。在员工离职时,企业除了给其办理工作上的交接手续外,还应当告知离职人员应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被其他企业加以使用。 7.在与员工的在劳动合同中订立反诱因条款 企业制定的各种内部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员工对企业产生不满或最后离职的重要诱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