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

ID:22048013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_第1页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_第2页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_第3页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_第4页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强夯法处理效果研究[摘要]本文对实例工程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比较,确定强夯法处理该填土地基的适宜性,结合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对强夯法对该填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肯定。[关键词]人工填土工程地质条件强夯置换处理效果[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323-21工程概况某工业设备制造基地位于某县城工业园区,场地地形较开阔,稍有起伏,方圆3km为耕地,地貌条件简单。相、6#车间,工程面积约为1.21万平方米,设计地上一层,长宽126米X48米,高约14m,上部结构

2、为轻钢结构厂房,下部基础拟采用独立基础,基底平均压力要求不小于120kpa。2地层情况场地地面较平坦,为填方场地(弃土堆积),最大填土厚度为6.6m。①层人工素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碎石和卵石,4#、6#车间场地局部平面分布以人工堆积全风化砂岩为主,松散。堆积时间约为1〜2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易产生地面裂缝。层厚0.90〜6.70m,②圆研、:杂色,稍密〜中密;圆研、含量45%左右,粒径2〜7cm,风化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填充,局部见高岭土填充。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层厚0.30〜2.00m。②1粉质黏土:红褐色,硬塑为主;土质不均,含卵研、石2

3、0%〜30%。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场区以透镜状分布于②层研、层顶部。层厚0.40〜3.30m。③层卵石:杂色,中密〜密实,中密为主;卵石含量50%〜55%左右,粒径2〜9cm,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及砂岩质圆砾填充,局部见灰绿色高岭土填充。局部见粉质黏土薄层。勘察场地未见地下水。经土工试验,①层人工素填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液限28.1%〜32.7%。平均含水量20.6%,孔隙比平均值0.747,液限平均值30.6%,塑性指数平均值12.9,液性指数平均值0.21,压缩系数a0.1-0.2平均值0.355(MPa-1),压缩模量EsO.1-0.2平均值5.3

4、1(MPa)o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填土成分复杂,不均匀,孔隙大,压缩性高,且平面分布随意、无规律,堆填时间1-2年,自重固结未完成,在自重和水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湿陷性,导致填土地面出现开裂和沉陷。根据勘察取得土样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①层素填土中粉质黏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液限28.1%〜32.7%,不具膨胀性。场地东侧、北侧为人工边坡临时支护,先局部遭破坏,存在滑坡隐患,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填方场地,下覆土层坡度较大,分布不均匀。综合以上判定为不均匀地基。拟建相、6#车间基底所在①层人工素填土不能直接做为持力层使用,应当采用地基处理进行加4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根据

5、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期、造价等因素综合分析(表1),分别对务实水泥土桩、素混凝土桩、桩基础等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参数如下:夯点布置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点间距为3.5米,单点击数6-8击,单击夯击能量1800〜2500KN.ni;满夯能量1200KN.m,一遍两击1/4锤径搭接;夯点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控制在80-100mm;填土较厚区域适当加大务击能量;点夯停锤标准: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超过8cm,夯坑深度不超过1.2m。如夯坑深度较大,采用填筑场地开挖卵砾石,补夯措施。试夯工作分别根据填土厚度0.9-2.5m区域、2.5-4.5m区域、4.5-

6、6.6m区域进行试务。根据试夯结果,对场区填土厚度大于5.0m,夯击能大于20⑻KN.m、夯击次数大于6击,且施工出现夯坑大于2.0m,周围无隆起区域,为防止今后地基沉降,对夯实参数进行调整。对厚度大于3.5m的区域,头一遍夯击能增大到24⑻〜2500KN.m,以坑深度不大于2.0m和拔锤不困难为停夯标准。第二遍夯击能以设计指导施工,为1800〜2000KN.m,以最后两击务沉量6〜8cm作为停务标准,迗到l-3.5m填土加固效果,同时提高满夯能量至1500KN.m。5夯后地基检测夯后对4#、6#车间所在场地进行了载荷试验,共选用A、B、C三区。载荷板采用面积为1.OmXl.O

7、m,极限加载按240kN考虑,共分8级加载,第一级加载30kN,然后按每级30kN递增直至加载240kN为止。试验参数与试验结果情况A沉降量:0、0.98、1.01、1.68、2.62、4.21、5.72、7.57、9.89;B沉降量:0、0.46、1.11、2.52、4.05、6.65、9.98、15.56、23.87;C沉降量:0、0.51、1.11、2.45、5.02、8.95、12.43、16.31。根据以上ABC三组载荷试验结果,绘制p-s曲线图形,均无明显的比例极限,未出现突变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