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44094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夏日“围脖” 须防“中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夏日“围脖”须防“中暑” 2010年被称之为“中国微博元年”,元年的微博火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在中国X络传播学会2010年会的开幕式上,主席台前两幅硕大的微博就不断切换着大会的“微直播”与X友的“微互动”。2011开春,腾讯即宣布其微博注册用户量突破1亿,紧接着新浪也宣布其微博注册用户突破1亿。虽然有学者质疑对于注册用户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而言,微博的效用到底有多大?但笔者仍不吝美词,可以说新浪是“新的蓝海弄浪儿”,因为其倾力打造与推出的中式微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麦克风、新的交际圈、新的舆论场。较之于论坛、贴吧
2、、博客等旧式自媒体,微博让以“人人都有麦克风”为特色的自媒体传播步入到全新的微媒体时代! 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X友)的关注本身就能产生经济效益。蹿红的微博让拓荒X络的各路英雄都瞪红了眼,分割蛋糕刻不容缓,于是各家各展拳脚:复制、模仿……忙得不亦乐乎。转眼就是2011的盛夏,夏日“围脖”,可算“乱穿衣”!何况是今夏这倍乎以往的暑热呢?须防“中暑”,因为已现端倪。 “中暑”症状之一:精英疲惫 细查微博传播,可以发现其中的话语精英多为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公
3、众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如政府公职人员,公益组织领导人,文艺界、娱乐界、体育界的“明星”,文学家、科学家、知名学者、劳动模范等知名人士等等。相较、校内X等圈内传播工具而言,微博正致力于让个人交际圈从同业圈、同事圈、同乡圈等,扩大到行业上下游交流圈、草根与精英互动圈、关注与喜好自拟圈……而新浪正是借助各个圈子精英的用户资源实施“名人战略”:推介名人话语,形成话题中心,搅动社会舆论,聚集公众关注,让微博迅速蹿红!并如同扩音器、传声筒、放大镜般,将公众关注的公共话语作“一传十,十传百”的病毒
4、式的扩散传播。既满足草根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又满足精英的表达欲和荣誉感。而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当是在草根与精英之间架起虹桥,让直接的对话、交流、互动有了技术上的可能。 这个可能,使得某些乐观的学者轻易就将微博视为草根舞台,是人人都可以有的“麦克风”。然而,可以显见的是相比话语精英手中的“麦”,草根X友持有的“麦”无论从音量(影响大小)、音色(诱人程度)、音扩(传播久远)等都显得黯然失色。诚然,微博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可这也好像“人人都无麦克风”。譬如一个自由菜市,人人都能说话,但是除了相互讨价还价的买卖双方(
5、小群体、小圈子、小范围),谁也不知道、不关心旁边、周围的其他人都说了些什么。人们从来都是关注自己关注的、关心自己关心的——而这正是圈子名人、话语精英、意见领袖们的“麦”场。 草根们的表达话语依赖于微博传播中的话语领袖,如钟如九等进行微传播的自我利益诉求者,还得仰仗由意见领袖到普通博友的二级传播中转。《凤凰周刊》主任记者邓飞在江西宜黄事件的采写报道过程中,就是通过微博与持续关注事件进展的博友们随时“保持通话”的。故曰微博这把“麦”,更多的表现为话语精英们的一支“新麦”。或者说精英微博是个大喇叭,草根微博只是收发
6、、消化、评论、转播的小电台、中转站而已(当然,也常常是自己的电子“流水账簿”)。 如此一来,精英必然疲惫于互动,具体表现为回复、回答、回应等主客双向交流行为随之放缓。对此,应有三重原因:一者闲暇本无多,经营那么多微博(微博多)、受理那么多崇拜(粉丝多)、回答那么多问题(事务多),闲功夫何处寻觅?二者身份有骄傲,精英与草根之间天然存在的各种知识沟、身份沟、认同沟、地位沟等,仍然会横堑在两者的平等交流之前。所以他们交流与互动的对象,主要还是圈内熟悉的或是圈外其他拥有一定社会身份地位的V博友。三者也会怕麻烦,当X友
7、携带着不平等的遭际伴随着“找上门来”的时候,像于建嵘、王克勤等不怕麻烦的意见领袖似乎也越来越少。微博,正日渐成为各个精英的各自专有的私人小广播、个人发布会、魅力小秀场。 “中暑”症状之二:草根自娱 仔细考察微传播中的粉丝关注、私信留言、评论转发等基本功能,可以发现其实质都指向主客互动,通过互动,博主能够通过来自博友的粉丝数量、留言内容、评论频度把握自我的传播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达成自我认知、自我修正、自我满足。且互动越频繁,满足越彰显。从此意义上讲,互动无疑是微博参与的热情得以持续的“暖炉”! 微博世界中
8、草根X友的存在状态如“离离原上草”一般,既广泛、分散而平凡,又能随风气而俯仰,或齐刷刷作沙沙响,或同曳曳而随势倒。在以微博为主要生发与传播载体的X络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草根X友互动的力量,表现为一种随着事件发展,随着精英态度表达、观点争鸣而不断聚合的力量,即群聚、围观、指责、转发、传染的力量。当然,这股力量并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理想状态。而是因审美差异而分歧,随事件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