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

ID:2204309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_第1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_第2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_第3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_第4页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小学数学教学闪耀人文性的光辉【】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人文性的一面。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是数学自身特点的需要;是新教材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真情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人文性    【】G623.5【】B【】1001-4128(2011)07-0018-01    1问题的提出  

2、传统的数学教学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为“明算理、重练习、成能力”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数学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人文性的一面。从人文的维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显然,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

3、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数学教学要融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柔性,它需要的是渗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  2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的意义  2.1构建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是数学自身特点的需要。数学学科虽不像语文学科那样明确地定位为人文学科,但数学学科的人文性还是不能忽略的,将数学置于文化的层面来考虑,多元发展交融共进是其基本的发展趋向,如果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的工具性,忽略其人文性,其作用又能体现在哪里呢?因此在我们已意识到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且也

4、在大力倡导数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同时,构建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是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用人文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探索,不仅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还要促进学生领略数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2构建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是新教材的需要。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提出数学教学要从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转变,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以知识的整合,发展人文

5、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这一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知识和方法以外教师要把各种人文因素进行优化组合,滋润渗透,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充满人文氛围的数学课堂生活中,知识技能得以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培养。  2.3构建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书”才是教育的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存在重视认知、技能的实现,轻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落实,而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6、的发展性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应是一种人文性的数学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仅要培养学生从小掌握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要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使其成为极有人性又有灵性的人。  3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的策略  数学本身是一种人文事业,因而数学教育就更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倡导的应该是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三大目标都强调了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屏弃过去那种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从而实现人文性的数学教

7、育教学。  3.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科学性、抽象性及强的学科。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数学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活泼愉悦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进入“好学”、“乐学”“欲罢不能”的境界。  3.2改变学习方式。“知识传授”的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把学生当作一种接受器,这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如在“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先引导学生体会

8、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