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

ID:2202486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_第1页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_第2页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_第3页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_第4页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让差生从教师的字典中消失  新加坡作家尤今曾写过一篇文章《好好地做一只橘子》,文中记述了一个叫陈雅丽的女学生因不堪学习重负与父亲过高的期望而跳楼身亡。读中四的雅丽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成绩一直不好,但她对裁缝很感兴趣,并希望能辍学做一名裁缝。可父亲却一直对她读书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成为一只漂亮的“苹果”。最终,原本可以成为一只快乐的“橘子”的雅丽过早地夭折了。作家在文末写到,如果不是逼着她成为一只漂亮的“苹果”,或许她还可以做一只快乐的“橘子”。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教育问题的一个生动写照。长久以来,人们对学生的评判

2、一直停留在“好学生”与“差生”的层面上,俗语“一白遮百丑”用在学生身上就成了“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或者“只要纪律不好就是差生”的概念。尤其是在教育工作者口中总是能够听到“某某是差生”的言辞。实际上,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会发现,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学习成绩的优劣只是学生智力水平的一种反映,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好”与“差”。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关键在于潜能被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差生”。  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

3、“差生”与“差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会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才有可能给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否则,我们的学校教育只能按一个模式培养所谓的“精英”式人才,不仅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权利和发展可能,而且也抹杀了“精英”们的人格和个性。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差生”与“差异”,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自豪。  去年秋天,我的班上从普通高中转来了一名男生,

4、因为高中管理严格,受不了拘束,所以他就来到自己认为相对轻松的电视大学念预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一开始,他在我心里就有了“差生”的印象。果不其然,开学后,迟到、上课讲话、旷课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就接连发生了。而我对他也就更加“痛恨”,一次又一次严厉的批评,找家长……终于,在经历了半年的”折腾”和我的坚持下,春天的时候,他辍学了,成了一个“游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他也有不少的优点。他的排球打得不错,学校排球联赛的时候,上午逃学的他中午竟跑了回来,为的就是参加班级的比赛,然后下午又接着逃学。校运动会上,他的腿原本受了伤,但看到四百米的接力赛不够人手,他就毫不犹豫地下

5、场了,而且跑得很卖力。当我为此而表扬了他一句后,他竟为此高兴了好久。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喜欢这个集体,愿意为班级出力,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我完全可以从这一点出发,转变他。可是我没有,我没有给他,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如果当时我的脑子里“差生不可救药”的观念不是那么根深蒂固的话,至少他现在还在读书。  工作五年了,自认为对学生是认真负责的,可在这件事上,我心里一直留有遗憾。  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所以,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学生的“差异”,而不应该以“差生”为标准,

6、就此抹杀学生其他的闪光点。教师应该有民主作风,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深信其发展潜能,以真诚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成为可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基于现在的需求来培养人才。教育的目的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把所有的人培养成“名家”“大师”,这也根本是不可能的。  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一般大学无法相比的,学校的历史比美国历史还悠久,故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说法。哈佛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也

7、是一般大学难以企及的,三百几十年中,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让哈佛在全球教育界独领风骚。哈佛的辉煌,源于它独特的办学理念。哈佛大学校长的一番话或许能够让我们窥见一斑。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道,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最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产生的教育效果。“哈佛”之所以成为“哈佛”,或许正是由于它关注“每一个”。在哈佛人的眼里,重要的不是出了多少“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