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3319
大小:4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及成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及成果分析清远市泓达测绘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摘要: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是确保基坑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某深基坑工程为研宄对象,对其基坑支护方案及监测项目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重点对工程中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成果进行了论述分析,实践证明,该监测工作方法适当,较准确的反映了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可为类似工程变形监测作参考。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变形分析;工程质量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导致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降水不到位和施工环境等复杂
2、因素的影响,基坑施工必然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地下设施和周围环境。在过去几年中,因深基坑工程开挖引起基坑变形、周边相邻建(构)筑物沉降,从而导致基坑坍塌、相邻建(构)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的工程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在这种迫切的环境之下,施工人员有必要加强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工作,通过运行专业的仪器和各种方法对深基坑变形进行监测,准确掌握深基坑工程施工情况和预测基坑施工未来发展的趋势,确保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木工程以住宅、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为主,主要也括11栋住宅楼、4套配套公建、1个地下车库。周边建筑物己拆迁完毕,无
3、建筑物,场地空旷。1.2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设场IX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3大类,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8个大层。建设场地内的潜水普遍分布,含水层主要为细砂④层,透水性较好,由于受场地挖土施工致使地面标高变化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差别较大,水位埋深为3.50〜16.30m,静止水位标高为19.26〜21.67m。勘察期间承压水也是普遍分布,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砂⑥层,水头高度为一般为3〜5m,最大水头高度可达7m左占。受挖土施工导致的地面标高变化影响,承压水水位埋深差别较大,水位埋深为12.30〜24.00m,
4、静止水位标高为11.11〜12.98m。随上部隔水层粉质粘土⑤层的厚度及标高变化,其承压性随之变化,总体上西北部承压性水头稍高,东南部略低。2基坑支护方案及监测项S2.1基坑支护方案为节约施工空间,保护临近构筑物和地下设施,减少基底冋弹,利用支护结构进行地下水控制,需选择奋效的支护方式。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6m,其中基坑北侧上部1.1m采用放坡挂网喷砼支护,下部采用护坡桩+锚杆的支护形式,基坑东侧、南侧和西侧分别采用上部7.50m土钉墙,下部护坡桩+锚杆的支护形式。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规定,本基坑为一级基坑。2.2监测项
5、0图1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基坑周边环境对监测项目的影响,并依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本基坑的监测项0为:①基坑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②基坑上钉墙坡顶竖向位移监测;③基坑护坡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④基坑护坡桩桩顶竖向位移监测;⑤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⑥土钉及锚杆拉力监测;⑦基坑地下水位监测;⑧现场巡视检查。根据基坑工程的受力特点及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变形规律,布设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如图1所示。3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方法3.1水平、竖向位移监测本工程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第
6、5条监测点布置的具体相关要求共布设土钉墙坡顶水平、竖向位移一体监测点100个,编号为PD001〜PD100,护坡桩桩顶水平、竖向位移一•体监测点98个,编号为S001〜S090,SJ01〜SJ08,北侧暗沟及地表沉降监测点26个,编号为D01〜D26。具体埋设方法为在土钉墙坡顶和护坡桩桩顶较为稳固的地方用冲击钻钻出深约20cm的孔,用稀释的水泥浆填充,最后垂直放入强制对中装置,顶部用工具抹平。本工程基坑水平位移使用LeicaTC12011″级电子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如图2所示。竖向位移使用TrimbleDinil2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
7、采用往返测进行监测,如图2所示。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第6.2水平位移监测和6.3竖向位移监测的具体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保证测量精度。图2水平、竖向位移监测3.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数字式CX-901E型测斜仪进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具体测量方法:①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②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与第
8、•一次相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