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23101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详细地介绍了打(压)桩的分类与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并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探讨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同时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控方案。 关键词:桩基工程;处理措施;预控方案;质量控制 1引言 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桩身全部埋于土中而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叫低承台桩基;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叫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和大跨度的建筑中,
2、桩基础应用广泛。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桩 和灌注桩两大类。 桩基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序繁多,工艺要求高,桩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是否详细准确、设计取值是否合理以及施工中的材料、工艺、设备等等都是影响桩基础工程质量的因素,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质量问题或事故。若处理不及或不当,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所以,对质量问题(或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得当,通常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以及工期。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能否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妥善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笔
3、者开始对本文题目进行相关的探讨。 2常见的质量问题 (1)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 (2)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 (3)桩倾斜过大; (4)预制桩接头断离; (5)断桩。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 (6)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 (7)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筋错位变形严重等; (8)灌注桩顶标高不足。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施工控制不严,在未达到设计标高时混凝土停浇;另一种虽然标高达到设计值,因桩顶混凝土浮浆层较厚,凿出后出现桩顶标高不足。 3质量问题的原因剖析 下面主要
4、就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 3.1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1)桩沉入深度不足; (2)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3)最终贯入度过大 (4)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 (5)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3.2倾抖过大的常见原因: (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
5、合,产生锤击偏心; (4)端遇石块或坚硬的障碍物; (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3.3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 (3)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入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3.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当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需要
6、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除了3.2中(1)至(5),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3.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等。 4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打(压)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并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
7、和改进措施。还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方式的影响,比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的邻近桩等。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方案。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4.1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4.2补桩法 补桩法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
8、,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 4.3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