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

ID:22003901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6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_第1页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_第2页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_第3页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_第4页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研究摘要:通过考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三种划分标准,依据中文语境/语义将其梳理成递阶三层结构;发现半个世纪以来被学术界忽视的波兰尼是否已表达标准具有二维性,并以此为标准构造了表达/掌握知识分类矩阵模型,揭示出非波兰尼隐性知识和非波兰尼显性知识的客观存在性;利用表达/掌握知识矩阵重新剖析了知识生成/转化中呈现出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式,改进了野中郁次郎教授的SECI螺旋模型。  关键词:知识划分标准;表达/掌握矩阵;非波兰尼隐性知识;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  :F272:A:1008-2670(2012)03-0005-04  一、隐性知

2、识的三种界定  (一)隐性知识界定存在的问题  英籍犹太裔学者波兰尼(MichaelPolanyi)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TacitKnoicsofInnovation》[2]一书成为“经典之作”(德鲁克的评价),而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学术界对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的含义和范围始终没有统一的界定,这必然导致对所谓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陷入混乱状态[3]。  考察一下学术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个学科,某个学术概念的首创者对该概念的界定或者由本人修正、完善甚至扬弃,或者被他人修正、完善甚至革命。例如

3、,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4],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5],惠更斯的光的波动概念[6],牛顿的时空概念[7],欧几里得的平行线公设[8]等。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波兰尼、野中郁次郎或者其他大师级学者关于隐性知识的界定,而应该把握隐性知识概念的实质和中文语境中的表达习惯,重新界定并解释隐性知识。  (二)划分显性/隐性知识的三种标准并不一致  学术界通常认为,著名学者使用了“已表、易表、可表”三种标准来划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9]。例如,德鲁克(P.H.Durcker)使用“可表的标准,即某项知识是否可以用系统的语言或编码化方式表达出来”来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10];野中郁次郎却用“

4、易表的标准,即某项知识是否容易用系统的语言或编码化方式表达出来”来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2];波兰尼则使用是否已经被表达的标准来划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1]。我们认为,这些标准并不一致,甚至不是自洽的标准。因此,应该深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和每种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三)三种划分标准构成递阶三层关系  如果依据中文语境中“已表、易表、可表”三个词汇的中文语义,显然只有“可以表达的知识”才谈得上“容易与不容易表达的”问题;而且从目前来看,只有“容易表达的”知识,才会含有“已经表达的”和“尚未表达的”这样两种状态;而那些被认定为“不可以表达的知识”,即德鲁克意义上的隐性知识,已经谈不上“

5、容易表达”还是“不容易表达”的划分了。至于野中郁次郎认定的那些“难以表达的知识”,即野中意义上的“隐性知识”,至少从目前来看,应“尚未表达出来”。因此,本文认为,“已表、易表、可表”三种标准划分出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不一致的,而是如图1所示的递阶三层次关系:即德鲁克划分中的显性知识中包含着野中郁次郎划分中的隐性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划分中的显性知识中又包含着波兰尼划分中的隐性知识。  图1三种显/隐性知识标准中的隐性知识无论是波兰尼隐性知识,还是野中隐性知识,都是容易理解的。而德鲁克隐性知识是否真正存在,就远远不是那么清晰可辨与容易理解的了。不过,德鲁克隐性知识的确存在。例如,大爆炸

6、理论认为,目前人们所认识的宇宙开始于18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么,那次大爆炸以前是什么状态呢?对此,科学一无所知,而且可能永远是一无所知。不仅如此,对于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的1%秒内究竟是什么状态,科学也是一无所知。因为,那时的温度超过摄氏10000亿度,电子、质子和其他粒子根本不能存在。人类迄今还没有任何一门已知的科学可以描述如此高温摘要:通过考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三种划分标准,依据中文语境/语义将其梳理成递阶三层结构;发现半个世纪以来被学术界忽视的波兰尼是否已表达标准具有二维性,并以此为标准构造了表达/掌握知识分类矩阵模型,揭示出非波兰尼隐性知识和非波兰尼显性知识的客观存在性;

7、利用表达/掌握知识矩阵重新剖析了知识生成/转化中呈现出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式,改进了野中郁次郎教授的SECI螺旋模型。  关键词:知识划分标准;表达/掌握矩阵;非波兰尼隐性知识;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  :F272:A:1008-2670(2012)03-0005-04  一、隐性知识的三种界定  (一)隐性知识界定存在的问题  英籍犹太裔学者波兰尼(MichaelPolanyi)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TacitKnoicso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