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

ID:21997691

大小:2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_第1页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_第2页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_第3页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_第4页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题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聚醚醚酮生产应用及性能研究姓名王莹学号31210328学院应用化工系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班级石化3121班指导教师范美青企业指导教师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聚醚醚酮生产应用及性能研究课题的根据: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全球电子信息领域的高速推进、新型能源工业、生物医学工程及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特种工程塑料的研究与开发,并使其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聚醚醚酮是一种全芳香结构的半结晶性特种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机械仪表、交通运输及宇航等领域,而根据

2、其加工条件的不同,结晶度可在0-48%范围内变化。而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了解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对通过控制加工成型条件,以得到预期性能的材料和制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为高聚物材料的设计和物理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研究聚醚醚酮的结晶行为对聚芳醚酮类聚合物的开发及改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通过研究本课题巩固了我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在公司的生产工作实践操作中得心应手。通过本次研究课题让我对计算机word的中的格式应用有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专注做事的能力都有很

3、大帮助,同时也让我知道理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3、国内外研究动态(1)我国聚醚醚酮树脂的研究开发已进行了近20年,在合成工艺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满足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和民用的急需,聚醚醚酮树脂的研制被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由吉林大学承担[3]“七五”期间,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完成了在全部采用国产原料的情况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醚醚酮树脂合成路线[54]。“八五”期间对聚醚醚酮树脂进行了10t/a规模的放大,九·五”完成了中试开始小批量生产,从而满足了国家多项国防军工任务的急需。“十·五”又在吉

4、林省长春市建设一个500t/a的产业化示范装置,使中国继英国之后,第二个能用本国专利技术生产这种高性能新材料的国家[55]。我国通过在通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溶剂环丁砜、4,4’-二氟二苯酮和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方法,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反应容器,排出体系中的水分和空气,至体系中水分蒸发完全后,在继续升温过程中加入对苯二酚和带水剂,此时体系温度为100~200℃;继续升温,对苯二酚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开始带水反应生成水分,带水剂持续带出生成的水分,当带水完全后蒸馏出带水剂,当温度达到245~265℃时开始聚合反应,1~5h后停止反应制得该产

5、物[56]。(2)其实制备PEEK的有很多方法,在国外基本上是用4,4一二氯二苯酮与硫化钠反应制备,原料4,4一二氯二苯酮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生成物经过水解即得制备PEEK的原料4,4一二氯二苯酮。日本吴羽化学公司采用4,4一二氯二苯酮与硫应制得;美国菲利浦公司采用4,4一二氯二苯酮,在溶剂NMP(N一甲基吡咯烷酮)和硫化钠、水,在碱金属或共混合物作用下,于适宜温度下反应制得。PEE的生产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是单4,4一二氯二苯酮价格太高,几乎占了树脂的2/3。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比较廉价的单体——.4,4一二氯三苯二酮,大约可降低成本1/

6、3[58]。国外主要合成方法有:英国VICTREX公司以4,4'-二氯二苯酮和对苯二酚为原料的合成工艺;日本三菱化成以二苯醚和光气为原料的合成工艺;印度开发了只使用一种单体原料的生产工艺,且生产成本要比VICTREX公司低[59]。课题的主要内容:1、聚醚醚酮(聚合物聚醚醚酮)的研究历史背景主要阐述一下聚醚醚酮的概念、历史背景、以及特性2、聚醚醚酮的制备、成型加工、改性方法及研究主要对聚醚醚酮的产品、加工成型以及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方面进行阐述3、聚醚醚酮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把聚醚醚酮应用的个个领域进行介绍和国内外聚醚醚酮改性研究现状和进

7、展(教师提供)研究方法:1、查阅国内相关外文献2、通过获得资料把国内外进行对比分析找不足取其精华部分3、实践操作法(教师提供)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期限:采取措施:调查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整合相关资料,通过在本公司的实践操作以及在指导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主要参考资料:[1]李祥祥.聚醚醚酮[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2-3.[2]张姣彭林峰何骙盛翔宇李超.聚醚醚酮树脂[J].2010(12)2-5.[3]任雯清贾瑜李小慧.聚醚醚酮合成研究[D]..20112-4.[4]胡安刘鹏清徐建军叶光斗.聚醚醚酮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8、[J].合成纤维工业2009(3)2-3.[5]吴忠文聚醚醚酮类树脂的国际、国内发展历程及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381-4.[6]叶光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