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69451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5
《就业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导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就业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导向研究简介:魏峰,男,河南永城人,永城职业学院语言文化系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变革。 [关键词]高职英语;就业;教学 []G642[]A []1671-5918(2011)05-0131-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6[本刊]http://.h
2、bxb.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浪潮中崛起,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涉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等实际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朝着高职方向和素质教育方向改革,即“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在其职业范畴内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
3、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近年来,企业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外企业、世界跨国公司都纷纷前往高职院校招聘人才。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面临挑战。国际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主要是测试应聘者用英语这一载体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试题多为英文。不同外资、合资企业虽然用人标准不同,在口、笔试要求上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更注重应聘人
4、员的综合素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尤其注重实用性和生活性的英语语用能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英语职业教育的特点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高校职业英语的教育目标不
5、只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好的基础,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的技能,但在多数院校中,公共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采用教科书来讲解单词、语法为课堂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过渡的偏向于语言学习自身的特点,单纯的研究英语的特点,偏离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目标,无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英语不符合国际用人标准 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办学质量较高的中专升格而成,这些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职业意识虽然强,但在英语教学中却没有职业教育意识,更多的仍然是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体
6、系。培养的学生英语水平不能满足国际用人单位要求。出现了思想观念不新,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英语教学相对滞后。应聘学生虽在高职院校用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英语,但英语水平与外资、合资企业的用人要求相差甚远,受英语的影响,企业录用率极低,可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确实存在问题。 (三)基础课程模式忽视了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 在国际化背景下,未来的劳动者首先应当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国际化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是对未来劳动者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和技能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能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只传授一些语法、词汇等应试内容。在没有
7、实践做基础的前提下,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多数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其结果是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日益脱节,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在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构架上,必须突破传统的英语课程模式。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简介:魏峰,男,河南永城人,永城职业学院语言文化系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
8、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变革。 [关键词]高职英语;就业;教学 []G642[]A []1671-5918(2011)05-0131-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6[本刊]http://.hbxb.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北京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