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

ID:21954532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5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背)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以下四个方而的特点:1.教竹是人类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教育足有意识、有0的、£)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二、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在M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的国家,会有不M特色的教育;不同名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2、2.教育要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徳观念、竹7:思想等),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发展水平,也冇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三、20实际以后的教育新特点1.教竹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的多元化四、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发而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拈两个发面:一是

3、生理的发展。二是心里的发展。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足奋B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七、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竹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发展的万14与方血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伉。(4)学校教育具柯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八、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的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牛.的基础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祌,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木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粘祌和实践能力为秉点的教育第二章一、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学科屮心课程理论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

5、來积累K來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卜*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平就包括在学校设置的哥们学科里。教师的任务是把各们学科的知识交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各门学科的知识。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菽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二、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足制约学校课程的三人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三、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

6、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牛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a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吋分配,丼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⑵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足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u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冇关学科教学内各的指异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础耍求。(3)教材教材足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学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利,视听材料。其中,教科15和讲义

7、是教材的主题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15勾讲义简称为教材。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1)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卜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竹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人多数学生和人多数学校的实川性。(2)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3)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1、一

8、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界与生活和吋代的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