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30420
大小:444.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収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而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
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岀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XYzWQ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吋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叫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笨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
3、体是甲醛和苯酚Hln阴离子交换膜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1电源己知:3I2+6OH~==IO3~+5r+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4-2e"==H2t+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A.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tB.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7.25°C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
4、0.1000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c(OH-)>c(H+)^a(HY).C(HY)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8.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力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炮(现象1)一银鉍溶
5、液试液NaOH(aq)Na2CO3(aq)水浴加热无银镜产生(现象2)气体N_H3.H2O(aq丄无沉淀(现象3)调节滤液一•沉淀物Na2CO3(aq)pH=4溶液H.0沉淀物►白色沉淀(现象4)KSCN(a^>血红色(现象5)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沉淀。该同学得山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巾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屮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26
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1^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H2(己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比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丁的密度为1.25g/L。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乙的电子式是。(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有人提出产物Cu屮可能还含有Cu
7、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已知Cu2O+2H+==Cu+Cu2++H2O)(5)甲与乙之间(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27、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b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0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I:2NH3(l)+H2O(1)+CO2(g)^^(NH4)2CO3(aq)AH,反应II:NH3(1)+H2O(1)+CO2(g)^=±NH4HCO3(aq)AH2反应III:(NH4)2CO3(aq)+H2O(1)+C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