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2349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
2、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3)通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难点::《马关
3、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提问:亚细亚的孤儿是谁?她是在什么战争后被侵占的? 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师:出示材料: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我们不妨看一段
4、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师:出示材料(日本大陆政策演示地图) 生:(观看后并作答) 师: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一些列行动。 师:出示图表,日本军费预算的变化反映什么现象? 生:(阅读并作答) 师:除此之外日本还作了哪些准备? 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师:因此这场中日战争并非像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的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而是… 生:蓄谋已久 师总结: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叫嚣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1887年,日
5、本政府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即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已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师:此时的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邀请中国派兵“代平内乱”,而日本以保护侨民等为由乘机出兵朝鲜。平息起义后日本不但不撤兵,反而增兵,并在1894年7月挑起战争。 师:下面是一段反映甲午战争的视频,边看,边思考①这里提到了哪几次战役?②李鸿章的态度怎样?③甲午战争中列强是否看好日本? 学生回答(略) 师:出示甲午战争形势图,在平壤战役中清军总兵
6、左宝贵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则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弃城而逃,退回中国境内。平壤失守两天后,在日军偷袭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战役。北洋水师官兵不畏强敌,尤其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军舰中弹船身倾斜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向敌人吉野号冲去,准备同归于尽。反映了中国官兵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 生:(看图,了解日军进军路线) 师:在这次战役中,北洋舰队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日本5艘军舰受重伤,先撤出战场。 由
7、于李鸿章的“避战自报”,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生:使中国失去了黄海、渤海制海权。 师:此时的战火已烧到的中国家园,国人应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保家为国。但是掌握实权最高统治者还想着她的六十大寿,一批官员还在拍马迎合。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日军在占领旅顺后,兽性大发,屠城四日。而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却热闹非凡,歌舞升平。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师:旅顺失陷后,北洋舰队停泊的威海卫军港便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生:(看图,了解威海卫的地理位置) 师: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尚有大小
8、舰艇40余号,实力可观。可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师:清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整个战争期间始终缺乏抵抗的决心,极力避战求和,最终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签约。割地 师:1895年4月,李鸿章到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签定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