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21975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研究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的越来越重视,各种节能措施不断涌现,建筑行业中给排水节能问题,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非常关注的问题,保证居民生活使用的同时实现给排水的节能化,这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探讨了有关于建筑给排水中常用的一些节能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给排水设计;建筑节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吃穿上有了更多的讲究,在居住要求上也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中国的建筑行业在
2、房地产业的带动之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在居民建筑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计,所有人都离不开水,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经常有人说自己家里排水不好,或者水压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所以建筑给排水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的越来越重视,各种节能措施也不断的涌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防止超压造成浪费 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为改变这一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采取减压措施
3、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水压大就是好,其实不然,超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隐形”水量浪费。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但这只是从防止给水配件承压过高会导致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因此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作用。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2、采用节水龙头 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从3%~50%不等,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
4、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水量浪费。 二、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1、新建建筑应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 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干管循环、立管循环、支管循环;同时,允许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等可不设循环管。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直接决定了无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对大小。支管循环方式虽然最节水,但其工程成本最高,投资回收期也最长。立管循环方式的节水量虽比支管循环少;投资回收期短。干
5、管循环方式虽然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较低,但节水效果较差,并且工程成本的回收期也不低,所以无论从节水的角度还是从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干管循环方式均无优势。可见,与干管循环相比,立管循环节水效果较好;与支管循环相比,立管循环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无循环系统产生大量的无效冷水量,不符合节水要求,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应予淘汰。 2、对现有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限期改造 由于无循环系统管线较简单,故改造工程投资少,收效快,较易施行。对现有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限期进行改造,增设热水回水管。 3、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
6、,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循环方式确定后,热水管X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无效冷水量的大小。如设计时,循环管道应采取同程布置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冷、热水系统的分区应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罐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专管供应,以保证冷、热水压力相同等。 三、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 1、在高层建筑给水中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压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供水方式。变频调速泵供水直接用泵将贮水池内的水送至用户,取消了水箱,减少了发生二次污染的几率。我国有的地区已明令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这种供水
7、方式。 2、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防止水质污染的规定 采用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方式,虽然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但也具有供水水量和水压较稳定可靠等优点。因而,完全淘汰这种供水方式是不可能的,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材质选用、配管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的越来越重视,各种节能措施不断涌现,建筑行业中给排水节能问题,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非常关注的问题,保证居民生活使用的同时实现给排水的节能化,这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探讨了有关于建筑给排水中常用的一些节能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给排
8、水设计;建筑节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吃穿上有了更多的讲究,在居住要求上也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中国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之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