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

ID:21904530

大小:52.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_第1页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_第2页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_第3页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_第4页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某市政道路边坡失稳原因及防治措施建议沈卫兵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七大队摘要: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长虹东大道K3+650—K3+820区段因路基切坡形成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坡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坡脚挡土墙破坏、边沟变形、人行道上拱。本文根据现场岩土工程调查,认真分析丫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滑坡治理提出丫合理化建议。关键词

2、:边坡失稳;原因分析;治理措施建议;作者简介:沈卫兵(1962.12~),男,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七大队;研究方向:水工环,公路桥梁。一、项目工程概况江两省九江市长虹东大道道路工程全长4789.61米,道路红线宽66米。路基挖方约87万立方米,填方72万立方米。K3+650—K3+820区段是全线挖方最集中部位,原地面标高40.8—52.30米,路面设计标高32.75—33.43米,边坡开挖最大高度达20米。边坡顶部分布有110KVA高压电线塔。边坡设计放坡率kl,边坡高度10至20米,分二级台阶(第一级

3、台阶高度为10米),平台宽2米,坡面防护原设计采用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施工过程中在边坡坡脚设计变更增加一道3米高片石混凝土护脚墙,护脚墙基础埋深约0.8米(边沟底以下)。二、现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情况:(一)岩土地质条件根据告土工程勘察报告BZK62、BZK63、BZK64号勘探孔反映,该区段揭露的地层岩性从上至下为:第1层:表层为0.5米厚灰褐色耕植土,含较多植物根系。第2层:棕红色或褐黄色粉质粘土,可塑至硬塑状,含较多灰Q色团块状和较多铁猛质氧化物结核,层厚11米左右,具网纹状结构,切面较光滑,强

4、度较好。向WN倾斜,倾角较陡。重度r=19.5—20KN/M3;内摩擦角巾=19.5—23;粘聚力c二28—38KPa;第3层:砂卵石层,棕红色或褐黄色,湿,中密状,粒径2—5Cm占65%,少量大于10Cm,呈亚园和次棱角状,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泥砂质充填,厚度1米左右。BZK63号孔揭露层底标高为37.9米。BZK62号孔揭露层底标高为27.6米,北面ZK61号孔揭露层底标高为15.5米,向WN倾斜,倾斜率约15%,重度r二23.5KN/M3;内摩檫角巾=35;第4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较湿,含泥

5、质粉细砂结构,层状构造,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个别为短柱状,手捏易碎,属极软岩,向下逐步过渡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顶部标高27.6—39.0米,接触而向WN方向倾斜,基岩面倾斜率约15%,重度r=20KN/M3;内摩擦角巾=40;(二)施工及设计变更情况施工单位按原设计图于2012年10月底完成了区段内拱型骨架护坡施工,因边坡土质较差,存在软弱夹层,2012年11月初该护坡屮段(K3+650—K3+820)局部出现坍塌现象和小范围滑坡,施工单位及时向业主、监理报告。为保证坡顶高压电塔安全,设计单位

6、根据现场情况对边坡防护进行了设计变更,在坡脚增加了一道高3米的块石混凝土小护脚墙(人行道路面以上1.5米,以下1.5米)。项0部于2013年1月初至2013年3月开始清理边坡滑坡土方,分段浇筑挡土墙,3月底完成挡土墙施工。在挡墙施工过程屮,发现已浇筑好的挡土墙局部被滑坡土体挤出变形,但位移量最大处只有20Cm。2013年4月雨季来临,降雨大量渗入地下,诱发滑坡地质灾害,滑坡体进一步向上方及两侧扩大,滑坡体造成坡脚混凝土挡土墙严重移位,水平位移最大达3米,局部破裂。施工单位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汇

7、报,建议对滑坡体进行加固治理。设计单位认为挡土墙移位、开裂主要原因是挡土墙屮加入的片石含量过多,泄水管安装间距太大,不符合设计要求,要求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图3被滑坡体挤出的人行道下载原图图4滑坡体造成坡脚人行道边沟变形下载原图2013年7月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监督旁站下,对滑坡土方进行开挖外运,按设计要求对坍塌的挡土墙进行了修复,并对挡土墙台背按要求进行了冋填。但因滑坡体没有得到彻底治理,2014年雨季后,滑坡体进一步慢慢扩大,修复好的挡土墙再次发生移位,最后造成边沟严重变形,人行道板上拱破裂,路缘石挤歪倾

8、斜。三、滑坡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1、岩土勘察资料表明,区段内第2层粉质粘土和第4层全风化砂岩顶部分布一个厚度1米左右的砂卵石夹层,该卵石层直接与全风化基岩接触,属一个和对含水透水层,卵石层底面就是一个软弱夹层滑动面。该夹层向WN向倾斜,基岩面倾角约40度,而II与路基切坡方向基本一致。顶部粉质粘层和底部全风化粉砂岩为相对隔水层,边坡稳定性较差。夹泥卵石层的存在为滑坡体的发生创造了先决条件,使上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