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

ID:21902134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省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及分布规律惠州地区降水丰富,地表水补充充分,岩浆岩的分布、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地下热矿水的形成及赋存相关的热源、水源、通道、储热层、保温盖层均显示区内存在隐伏的储热构造及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  关键词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布规律  TU46A1674-6708(2012)58-0027-02  地下水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而形成温度不同的地下热水。地下热水被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发电、采暖、旅游业等。由于在开发利用地下热水方面的优秀成果,2011年3月,惠州市龙门县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地区之一、广东省唯一的一个县被国土资源部

2、授予首批“中国温泉之乡”殊荣。本文将结合地质背景分析惠州地区地下热水形成的条件及分布规律。  1区域地质背景  惠州地区属于新华南准地台中的二级东南沿海断褶带,紫惠拗断束西南段,粤中拗褶带的部分,浙闽粤沿海拱断束。  1.1地层  惠州地区出露地层,与广东省范围内其他地区比较,是相对复杂。按自新到老层序,基本岩性组合概述如下:  第三系:丹霞群(Edn);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dh);侏罗系:中上统高基坪群(J23gj),下统金鸡组(J1j,金鸡组);石炭系:中~上壶天群(C23ht),下统大塘阶梓门桥段(C1dz)、测水段(C1dc)、石磴子组(段,C1ds,

3、),下统岩关阶孟公坳组(C1ym);泥盆系:上统的帽子峰组(D3t,也称锡矿山组D3x)、天子岭组(D3t,也称佘天桥组D3s),中~下统东岗岭组(D2d,也称为棋子桥组D2q)、桂头群(D12gt);奥陶系:中~上统龙头寨组(O23lt),下统奥陶(O1);寒武系:八群组(∈bc)。  1.2构造  惠州地区的构造形迹分为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含华夏系构造成分)。  1.3岩浆岩  1.3.1侵入岩  以大型花岗岩岩基为主,如罗浮山岩体、佛冈岩体,次为花岗闪长岩或闪长花岗岩,另外局部发育大量不成规模的基性岩脉,岩体出露面积约占30%。  花岗岩主要是燕

4、山三期的花岗岩体,其次是燕山四期及补充期的花岗岩体  燕山三期的岩体多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分异差,边缘相带不甚发育甚至无边缘相带,显示其为深层浸入产物。而燕山四期岩体,物质组合相对较复杂,有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有的可见明显的边缘相带,显示其为侵入深度相对较小。  1.3.2喷出岩  在惠州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基本上分布大规模规模的喷出岩。  2惠州地区地下热水成矿特征  2.1惠州地区热矿水基本特点  1)主要以水(即热矿水)的形式表现,水热活动不强烈。热矿水的水温多在25℃~90℃,属国家标准的低温地热资源;  2)泉华普遍不发育,较多

5、见为钙华(方解石),次为硅华(蛋白石)、硫华(自然硫)、盐华、黄铁矿、沸石(含水硅铝酸盐)等;  3)热岩蚀变、热岩溶蚀较弱;  4)热储类型有下面3类,并以裂隙型为主。  (1)岩溶型:少见,多集中在莲花山深断裂带西南端深圳、汤湖断裂上、花都断褶带、广州—从化断裂南段及顺德断陷、三水断陷等地;  (2)孔隙型:为数不多;  (3)裂隙型:广东境内较常见,分布在岩浆岩、碎屑岩区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泉温及流量变化不大,地下热水受断裂控制明显。热储盖层薄或不好;  5)地下热水以低矿化度(<1000mg/L),HCO3-Na型和中偏碱性(pH7~pH8.5)为主;

6、  6)泉区的热传递方式是以水作热对流,所以热泉中心的地温梯度变化不明显。  2.2惠州地区热矿水分布特点  区内温、热泉虽然出露在从震旦纪至第四纪各地层中,但与地层时代无关,只是与岩性有关,如少数与灰岩岩溶有关外,大多是与砂质岩孔隙及变质岩、花岗岩等的岩石裂隙有关。温、热泉多沿断裂带及燕山期花岗岩体边缘和中生代火山盆地内外缘分布。温、热泉与断裂构造关系最密切,与火成岩及断裂构造的关系如下:  1)热矿水分布与火成岩的关系  火成岩主要是酸性与中酸性岩类,岩浆侵入体及火山盆地都是受构造控制的,因此热矿水与火成岩的关系,也是热矿水分布受构造控制的一种表现。  出露在

7、岩体(含火山盆地)内及其内、处接触带和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的部位的温、热泉其特点如下:  (1)热矿水多集中在复式岩体内,如中部的象头山岩体;  (2)既有出露在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部分的,也有出露在侵入岩岩体内或火山喷发盆地、火山沉积盆地内外;  (3)时代较新的燕山三、四期的岩体,热矿水的数量也多,泉温也高;  (4)在地热田区常发育有各类岩脉,岩脉越育,热矿水的温度也越高,流量也越大;  (5)与火山岩有关的温、热泉多分布在火山喷发盆地或火山喷发沉积盆地的外缘。从盆地中心向外,泉呈同心环状分布,泉温也呈同心环状的低温—中低温—低温的有规律的变化。地下热水与火

8、山活动残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