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ID:2189604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1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2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3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4页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在使用上也极及广泛,但混凝土却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的裂缝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找出对策,降低裂缝的产生率,确保工程的质量,以下几点是笔者总结出易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设计不合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功能的多样性及

2、建筑外形的美观,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置更为复杂,故在设计中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过分地进行成本控制造成了混凝土结构中的板过薄、节点设计不合理、受力钢筋的截面过小、构件断面突变,引起应力过度集中而导致构件裂缝。另外,对构件的收缩变形考虑不充分、对构件施加的预应力不合理、施工中所选的混凝土等级过高导致用灰量偏大、对板的约束应力考虑不充分等不合理的设计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2.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差异。混凝土的原材料粗骨料所采用的粉砂含泥量大或者含泥量太大,都会导致所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增大

3、。另外,混凝土颗粒级搭配不均匀,外加剂掺量使用不合理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3.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裂缝的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混凝土搅拌过长、搅拌不均匀、运输时间过久、浇筑速度过快、顺序混乱、输泵送料时造成了配合比的变化等因素都会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在后续的混凝土时易引起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在进行现场振捣时,若振捣使用不当,过振、漏振或振捣抽撤速度过快,振捣棒直接放在钢筋上进行振动,钢筋位置被扰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太阳暴晒或风力

4、过大的条件下施工,会致使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大,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后,未做好保温工作或抹面的次数过少,这些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缩而导致裂缝产生;施工过程中拆模过早、将管架、模板等工具集中堆放,这会造成楼板局部承受的载荷过大,致使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变形,混凝土结构在早期的强度较低,承受拉、压、弯应力会导致楼板产生断裂或内伤,从而导致楼板底面出现裂缝。  4.养护不到位。有些施工单位不按规范要求实施,不重视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的养护能够有效的改变混凝土发生水化反应的速度[1],保证混

5、凝土正常地硬化和凝结,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养护时要有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气温,还应保证有较长的养护时间,这样能大大的减小了混凝土的收缩。在养护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为了降低温度应将搅拌完的混凝土进行预冷却,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浇筑后混凝土所达到的最高温度,降低外界对混凝土产生的约束力。若混凝土保持的湿度太低或养护时间太短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大,并最终导致裂缝产生。基础得不均匀沉降或模板发生变形这些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模板的变形大多是因为模板刚度过小,模板底部不均匀沉降或模

6、板之间的支撑的间距过大造成的。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地基的土质过于松软、不均匀、回填土浸水而引起的。  5.温度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热量释放,这些热量可导致内部产生裂缝。在钢筋混凝土的边缘或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如在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就只能依靠原本只承受压应力的混凝土自身来承担。设计时要求不能存在有很小的拉应力。但在混凝土冷却的过程中常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后,便会产生裂缝。另外在夏天时,建筑物的外

7、墙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会高于内墙的温度,外墙受高温影响发生膨胀,会造成墙壁混凝土产生裂缝[2]。  二、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经常会出现裂缝,如何防止裂缝的产生就变的越来越受到施工方所重视,笔者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如下几点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1.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时,配合比的设计人员也应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去,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浇捣工艺、构件截面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既要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工作性能,同时还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设计强度上最好将混凝土的强度在控

8、制在C20~C35之间。  2.增加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配筋时应采用小间距、小直径。全截面的配筋率应控制在0.3~0.5%之间。  3.避免结构突变而产生应力集中,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3]。  4.在容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  5.在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一般在正常施工前提下。后浇缝的间距二十到三十米。保留时间一般不低于六十天。如果无法预测出施工时的具体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