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雨中的漂泊者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

ID:21894350

大小:6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5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_第1页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_第2页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_第3页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_第4页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风雨中的漂泊者内容提要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以此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性问题的话语冲突,以及女性主义在20世纪

2、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中的定位和出路。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迎来了创刊后的第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作为中共延安时期最重要的宣教媒体,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发表了“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刊”和与之相关的社论。  “妇女问题”是20世纪激进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关于“妇女”和“妇女解放”的诸多话语同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等论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1942年延安的政治氛围中,“三八”节的意义便是被放在世界大战和全民抗战的新局势下加以阐释的。1942年《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三八”节给各级党的指示》中明确写道:“在苏德战争,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华

3、民族坚决地站在反法西斯反侵略阵线上,在加强团结,准备反攻方面获得了更有利的客观形势。在这种环境中来纪念今年的‘三八’节,它的政治任务是动员各国妇女建立国际妇女反法西斯反侵略统一战线,为消灭东西法西斯主义而斗争。在国内则应更加巩固各阶层各党派妇女的抗日统一战线,配合全国各方面的动员,积极准备反攻,为最后驱逐日本法西斯出中国而斗争。”为配合这一“政治任务”,《解放日报》3月8日社论《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号召“全世界妇女,在今年三八节,能够更进一步在组织上团结起来,在工作上联系起来,结成强大的反法西斯阵线。”特刊刊首文则选用中共中央妇委书记蔡畅的工作报告《如何使抗日根据地的妇

4、女团体成为更广泛的群众团体》。在这一天的报纸中,无论指示、社论,还是蔡畅的工作报告,都竭力将妇女纳入抗战建国的宏大叙事,在这一叙事中,“妇女”是“复数”概念,它意在建构一个新的历史群体的形象和力量,而女性个体生命所具有的意识、潜力和欲望却隐然不见。  与上述妇女解放话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丁玲的《“三八”节有感》。作为一篇1942年“三八”节的纪念文章,丁玲的“有感”多少显得不合时宜,其立场和思维方式都远离统一战线的要求。针对女性生命经验为宏大叙事所覆盖的现象,丁玲不无讥诮地说:“一定在今天会有人演说的:‘首先取得我们的政权’的大话”,这分明是在暗示,革命与民族解放的“大

5、话”同女性的日常经验严重脱节。敏感的女性意识使丁玲不自觉地采取了一个解构革命集体叙事的视角,从而对民族危机时刻集体统制的合法性造成挑战,也给自己招来“意外的批评”。  丁玲的书写始于妇女集体的社会权益和政治要求,在这方面她对延安政权的建设工作颇为满意:“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他地方的妇女幸福的。……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但丁玲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站在不可化约的个体的角度发出进一步的追问:在制度与法律的幕后,女性的日常生活感受究竟怎么样?平等与自愿的原则是否真正动摇了习惯势力,并使人们的深层意识有所转变?抑或是通过与旧意识形态

6、的合谋,反增添了女性的生存压力?回答却是令人沮丧的:“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最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非议。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如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口号是个人解放所需的复杂斗争的代名词,“延安新女性”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象征体,在思想界的主流论述中,“她”体现着解放区人民的身心巨变,象征历史的进步力量和一种新的生活。然而,理想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却频遭非议,制度层面的“平等自由”原则并未落实于日常关系之中。理念与经验的这种游离状态多少表明,作为象征物的“女性”仍是价值转型期多种话语交

7、汇、冲突的一个场域。《“三八”节有感》中多次出现的“回到家庭的内容提要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