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

ID:21887363

大小:2.3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20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_第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_第2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_第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_第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 第六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本课概要★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争做守法公民★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制尊严案例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一:2002年,阜阳市一女婴,因食用从造假商贩刘标处购买的1段婴儿奶粉2件,致头部肿大、昏迷,2003年5月住院治疗18天,被诊断为营养不良综合症。案例二:2003年4、5月份,被告人张俊田从刘标处购进“绿元”牌好宝贝1段婴儿奶粉100余盒,在其经营的超市销售。张某的女儿因食用“绿元”牌1段婴儿奶粉约60盒,造成营养不良综合症死亡。阜阳市颍泉区法院公开审理的劣质奶粉系列案近日作出一审判决

2、,法院依法以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分别判决两名销售商有期徒刑7年。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企业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一、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争做守法公民法律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特点TEXTTEXTTEXTTEXT法律是调整主体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法律是出自于国家的社会规范2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3由国

3、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西塞罗《论法律》案例导入名言警句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纪律是指惩罚;★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手段;★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法律与纪律的关系首先,法律是由国家制订的行为规范。纪

4、律是由单位法人制定的约束本单位人员的规章制度。法律和纪律都是明文条款,都需要强制实施。其次,法律与纪律二者从约束范围、约束力等方面不相同。纪律只能在本单位实施。法律适用于全国规定的范围。法律是通过行政和法庭公安监狱等暴力机关保证实施的,具有更大的严肃性。古希腊雅典的“当权者”以对神不敬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并判他极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遵守。”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纪的忠诚含笑离开了

5、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小小书签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法律作用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为社会生活提供有序的环境,具有促进社会变迁和进步的作用纪律作用它是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和保持正常秩序而制定的行为规则,是法律和道德的补充二、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制尊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自此翻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依法治国”在1997年被确立为国家基本方略,法治建设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特别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已成为一种价值、一种理念,中国的法治建设站在了

6、新的历史起点上。在2009国庆庆典中,“依法治国”方阵的彩车驶过天安门城楼,它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满腔赤诚的祝福和期盼,一路健行。案例导入相关链接案例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一2004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案例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31日上午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9月14日成

7、克杰被执行死刑。想一想:上述案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方面内容?二、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法制尊严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依法治国的性质,指出了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而非客体,决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治理的对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的各个方面的事务,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包括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及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社会主义

8、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有序进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案例导入小小书签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