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84106
大小:7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5
《麦收农工综合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麦收农工综合实习报告一、小麦品质测定实验目的了解小麦品质测定的意义熟悉小麦含水率、千粒重、含杂率、破碎率的一般测定方法根据测定的结果对小麦品质进行分析,并对机具的生产和改进提出指导意见步骤含杂率测定:1.取lkg收获后的小麦,2.人工除杂,并测得除杂后重量,3.重复上述步骤5次4.测得数据记录入表1,并计算出含杂率破碎率测定:1.从第一组除杂后的小麦取500g,分成每份100g2.人工挑选出破碎种子,并测得完好种子重量3.重复上述步骤5次4.测得数据记录入表2,并计算出破碎率千粒重测定:1.随机挑出1000粒完整粒2.称重,得到千粒重3.重复两
2、次4.实验数据计入表3,并计算出平均千粒重含水率测定:1.在工人晾晒小麦后,每隔半小时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小麦含水率2.每次在不同位置测量5遍3.实验数据计入表4,并画图观察函数率变化实验结果与分析1.表1组别总重杂质重量含杂率序号总重除破碎重量破碎种子的重量A组①97②③④⑤100B组①②96③③100973⑤C组①③⑤D组①②③5④95⑤100E组①②2本③④⑤平均值3•表3序号千粒重12平均值4•表4时间序号10:0010:3011:00A12B15CE14平均值二、小麦测产实验(一)目的农业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农产品的获得,高产优质是农业
3、生产的追求。在大面积栽培时为了丰产丰收,作好收获贮藏准备工作,要进行测产估产。通过测产还可查明产量构成因素,而产量构成因素是检验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和分析增产或减产原因的重要依据。小麦田间测产是评价小麦种植良种良法的重要途径。(二)实验步骤机化和装备两班同学共分成五组。在大田中选一亩地,采用五点取样法,五组同学分别选定一平方米作为样本地块进行株高、穗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每平方米小麦总质量、亩产、损失率等测定。1.在一平方米样方地块里,采用五点取样法,确定五个样方点,每点选取五株小麦测量株高和穗高记入表1。2.将测完后的麦穗摘下,分别揉搓,记录
4、每穗的穗粒数,并求平均值。从得到的麦粒中随机挑出1000粒完整粒,测出千粒重,记入表2。1.数出一平方米的株数,记入表2。2.根据公式算出每平方米小麦总质量:每平方米穗数X每穗粒数X千粒重X10_6X85%3.亩产:每平方米小麦总质量X2000/34.在实验3的3个样方地块里分别收集所有落粒、掉穗和漏割穗,脱粒后称其籽粒质量,换算成每平方米损失量,求出三组的平均值,算出损失率。(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表1株高/穗高序号ABCDE147/748/744/653/851/7253/850/737/648/57/346/748/7/749//8444
5、/48/848/547/750/75/48//49/8/72•表2区域ABCDE平均值每平米穗数8868327901473660每穗粒数千粒重3.每平米小麦总质量每平米小麦总质量=每平米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1000000==/m24.亩产每平方米小麦总质量X2000/3=/m2X2000/3=800KG5.表3子粒损失ABC20平均值损失率=每平米损失质量/每平米产量*%=/*%=%三、小麦秸秆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小麦秸秆测定的意义1.掌握小麦桔秆测定的内容和方法2.分析测量结果对机具改良提出指导性建议实验步骤在已割地随机选取3个1平方米样
6、方地块,进行三组平行测定。包括割茬高度、百株秸秆长度、百株秸秆质量、每平方米秸秆总质量。1.每个样方地块里采用五点取样法确定五点,每点选取五截割茬,测量割茬高度,记录于表1。1.分别收集每个样方地块掉落的桔秆,称重,求平均值,即每平方米秸秆总质量记入表2。2.从中随机挑出100根秸秆,称重,测量每根秸秆的长度记入表3。实验结果与分析表1割茬高度实验数据分析:小组N全距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标准误统计量A25.31952B25.25555C25.25731表2百株秸秆长度实验数据分析:小组N全距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7、偏度峰度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标准误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A100.65051.712.599B100.85598C100.64332表3秸秆长度与质量序号ABC125213313418151251262571281191210121191213162313914151516181716181821402213142320241014251715261227152821232993015312232193328341935123616371338223922402011412346433044234514461647134822493122
8、5010205146952116539305423551614561657215815125920606125621512632517654146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