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料学总结

近代史料学总结

ID:21860832

大小:163.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5

近代史料学总结_第1页
近代史料学总结_第2页
近代史料学总结_第3页
近代史料学总结_第4页
近代史料学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史料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史料学总结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可以说,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学。以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是历史学中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其任务是为历史研究者提供研究史料的科学方法和详尽而可靠的具体史料,直接为历史研究服务。第一讲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一、中国近代史料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什么叫史料学?研究史料的科学叫史料学。史料学与历史学既有密切联系,也有重要区别,不能等同看待。史料学和史学的关系就象原材料和生产产品的关系。史料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不能说是与史学同时出现。我国最早的史籍是秦以前约公元前十世纪成书的《尚书》。公元八世纪初,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可算是研

2、究史料的开端。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一史考异》、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都是研究史料的名著。中国近代史料学就是运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搜集、研究、编辑、说明中国近代史料的科学。中国近代史料学研究的时间范围与中国近代史相同,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本课程主要介绍近代前八十年的史料,包括清代末期71年和民国初期8年的史料。二、中国近代史料学研究的意义史料学研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经过研究而获得准确可靠的史料,就没有科学的史学。史学研究需要史料,史料需要搜集、考证、整理编

3、辑,才能提供利用。无论文字史料还是非文字史料,都存在不少问题。1.阶级性。2.伪造。3.笔误和篡改。4.字误和断句错误。史学研究需要充分掌握史料。有些史料比较集中,有些史料却是分散的。这就需要广泛搜集。史学研究要以史料为依据,要凭史料说话,不能无根据瞎说、胡说,或凭空想象、主观臆测、草率论断。三、中国近代史料学研究的方法面对众多的史料记载,如何辨别其是非、真伪,如何搜集,如何利用?需要掌握方法。(一)阶级分析和情感分析法人都是阶级的人、有情感的人。他们所记的史料就必然具有阶级性、情感性。(二)考证法考证就是辨别史料的真伪虚实,做“辨伪正误”、“去伪存真”

4、的工作。第一、要考证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第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考证过程。方法:1.通常是根据初步掌握的不充分史料提出初步鉴定,再进一步搜求资料证实和检验这种鉴定。2.根据史料的来源、作者、记述年代进行分析辨别。3.根据版本鉴定。4.根据内容考证。5.根据文字考证。(三)校勘法研究史料、辨别史料十分重要,一条史料的真伪或理解的准确与否可能影响一个人物的评价,影响一件事的评价,影响历史的编写。四)史料的搜集和编辑史料搜集是史料研究和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见到材料,才谈得上研究。只有把分散的史料搜集起来并加以整理、编辑,才便于研究利用。史料搜集、

5、编辑包括:一是搜集、编辑尚未见到的新材料;二是搜集、编辑尚未编辑过的专题材料。四、中国近代史料的主要种类对史料,前人有各种分类法。分类便于查阅和使用。封建时代把史料分为文字、口碑和金石三类。梁启超把史料分为两种十二类:第一种: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包括;现存的实迹、传述的口碑、遗下的古物。下可细分为五类:一、现存之实迹及口碑;二、实迹之部分存留者;三,已湮没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四、原物之保存或再现者;五、实物之模型及图影。第二种:文字记录的史料。下细分为七类:一、旧史;二、关系史迹之文件;三、史部以外之群籍;四、类书及古逸书辑本;五、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

6、现;六、金石及其它镂文;七、外国人著述。陈恭禄把近代史料归纳为如下几类介绍:1.公文档案:圣训、实录、方略、奏稿、电文、外交史料等。2.书札。3.日记及回忆录、自订年谱。4.记载:时人记录、笔记、诗歌、报刊。5.正史及其它:纪传史、编年史、地方志。中国近代史料分成如下几类较妥:第一、公文档案史料。包括已整理、未整理的公私档案、外国档案。如清官档案、民国政府档案、英法等国档案、海关档案、盛宣怀档案、吴熙档案等。第二、书报记载史料。有直接记载、间接记载史料,有中文、也有外文书报记载史料。如各种文集、笔记,日记、年谱、族谱、方志、实录、纪事及各种报刊杂志等。第

7、三、口碑史料。如各种回忆录、传说、民间歌谣等。第四、实物史料。包括各种文物、图片、绘画等。第二讲中国近代史料目录学概述一、目录学和史料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图书分类,编目的学问。把书籍分类编排,记述其书名、篇卷、版本,称为目;论述每书的主要内容,评其得失,即是录。总称为目录。把各种书籍加以系统分类、编成目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起始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从汉代《七略》发展到晋朝,开始用“四部”分类整理书籍。这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另一种重要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创始于晋朝荀勖的《中经新簿》。荀氏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大部类。唐朝时,四部也称“四库”。近代

8、,图书分类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清朝结束以后,民国初年,传进了西方对图书的分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