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

ID:21857047

大小:9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_第1页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_第2页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_第3页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_第4页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车古201块潜山油藏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陈领君王小芳(中国石化染团胜利汕□分公司河口采汕厂,山东东营257200)摘要潜山油藏车古201块于2000年投入开发,2006年转注水开发,近年来由于地层能量有所下降,含水t升,平诎矛盾突出,区块稳产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存在的问题,在精细汕层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周期注水、电泵提液等措施挖掘区块潜力。关键词周期注水:潜山;提液;酸压1油藏概况富台油田车古201块潜山位于山东省无棣县车西地区大王北西南部,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西洼陷埕南断裂带下降盘,南邻东风港、套尔河汕田,东临大王北汕田。2000年7月完钻的车古201井在沙河街组、

2、古生界钻遇油层,太古界亦有油气显示,其屮古生界屮途测试3段,获得高产油流,为该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该块探明含油面积9.7xkm2,地质储量1188xl04t,动用含油面积5.3xkm2,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677xl04t,标定采收率15.1%。车古201潜山主要受西、北部埕南大断裂控制的背斜型潜山,属內幕潜山,內部受次级断层分割复杂化。原始地层压力为41.28MPa,饱和压力为28.54MPa。2.开发特征与开发简历区块汕井平而产能及纵叫产能差异大,主要原因为储层发育受岩性因素影响。边底水不活跃,天然能量不足,初期产量递减呈直线下降,开发初期2002年单井日油为3

3、0吨/天,到2003年就下降到14吨,初期下降幅度高达53.3%。①试采、产能建设阶段(2000—2003.6)。2000年车古201井投入试采后,日产油达55t,2001—2003年进行新区产能建设,先后动用车古201块、车古204块,共设计动用含油而积11.1km2,石油地质储量1581xl04t,新建产能24xl04t,最高年产油量6.6x104U阶段末开汕井18口,日液水平283t/d,日汕水平234t/d,含水17.2%,采汕速度2.05%,累积采油8.54x104to②注水开发产量稳定阶段(2003.11—2009.3)。自2003年11月在车古201潜山进行试注先

4、导实验,日注80m3,对应3口油井,日产油上升,含水稳定,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阶段末开油井15口,日产液152t/d,日产油140t/d,含水8%,阶段累积产汕26.191xl04t,采出程度1.5%。阶段末地层压力26.88MPa,压降达13.53MPa。针对富台汕田车古201块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幅度大的问题,2003年11月对该块进行注水先导试验,转注汕井一口。该井初期日注8()n?,目前日注85n?,启动压力14.2Mpa,吸水指数43.1n?/D.Mpa,井组累采3.9xl04t,井组累注12.611xl04m累增油2012“在此基础上2005年对该块进行全面注水开

5、发。2005.10-2006.03相继转注三口油井,车古201块进入全面注水开发阶段。注水后,车古201并组和车古201-22井组己注水见效,车古201-X21井组累注少,油井未见效。通过实施注水开发工作,车古201块汕田自然递减由2004年24.45%下降到2008年6.99%;地层压力由原来的年均下降4.5兆帕减缓为年均下降0.42兆帕;车古201块年产油由2004年的4.42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4.76万吨。①含水上升产i•下降阶段(2009.3—目前)。2009年后巾于井组平而矛盾突出,部分井含水大幅上升,导致整个区块含水上升,减油幅度大。阶段末开油井16口,日产液水

6、平153t/d,日产油91t/d,综合含水42.7%,阶段累积采油7.22xl04t,地层压力28.87MPa,压降11.54MPa。3存在的问题及矛盾3.1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严重车古201块储层渗透率及孔隙度分布极不均匀,主要依靠裂缝沟通,车古201井八陡组、冶里一亮甲山组岩心统计,微细裂缝条数占三分之二以上,中缝占29%,大缝仅2条,占3.6%。从汕井产能来看,各汕井产能变化较大,这也说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3.2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综合含水高注水开发导致综合含水上升快,目前综合含水己经达到48%。存水率趋于平稳呈对数缓慢上升,表明注入水多数采岀,起不到进一步补充能量的目的

7、:水驱指数呈线性增长,表明随着采出程度提高,水驱效率降低,注水发挥的作用在减少。综合含水率随采出程度增大而增大,并呈明显的指数关系。油井含水分布平而差异较大,受断层影响平而矛盾突出,各油井含水率呈现明的两极分化。3.3储量动用程度低,单井成本高车古201块含油而积大,地质储量较高但FI前只有16口汕井正常生产,井网密度相对较低,且油藏埋深较深,为3000〜4000米,油井多为超高温超深井,钻井成本较高,由于地处偏远单井维护和作业费用也较高。4开发对策及效果分析4.1开展大型酸压技术车古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