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6373
大小:348.50 KB
页数:118页
时间:2018-10-25
《人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可编辑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
2、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
3、: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
4、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 诗所描绘的景色。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
5、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引出课题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
6、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你理解得真不错。 (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 (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问: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问: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
7、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说: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 师说: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问: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
8、编辑 (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