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35189
大小:12.91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18
《本体感觉与运动表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体感觉与运动表现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李岩内容概要运动表现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本体感觉与核心控制本体感觉与平衡本体感觉与膝过伸本体感觉训练运动表现是指人们在参与某项运动的具体身体素质的集合展现,不仅仅用来描述运动员,也用来描述所有参与运动的人群。运动表现“身体素质”英文对照physicalquality;physicalfitness;bodyquality;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是
2、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柔韧速度身体素质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运动表现分析运动表现分析在英文中叫“Sportsperformanceanalysis”或者“notationalanalysisofsports”既可以指一种体育实践运用,又可以指运动科学领
3、域内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学术研究领域,后者来源于前者的需求,前者则需要后者的支持和指引。运动表现分析具有跨学科性,目前无绝对清晰的定义。运动表现本体感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一切运动技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本体感受器可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本体感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人体的平衡、协调及技巧性运动与本体感觉的正确反馈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是本体感觉的一种反应。大脑顶叶、内囊病损均可引起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使患
4、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如闭着眼睛吃饭,穿衣等。本体感觉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长约1~7mm,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囊内有6~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两端为收缩成分,中间部分是感受装置。本体感觉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纺锤形腱梭的腱纤维束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
5、,与肌梭的构造相似。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本体感觉肌梭神经元——运动感觉:感觉肢体的运动速度,肌肉通过屈伸感知和调控运动速度。帕西尼小体Paciniancorpuscle—韧带关节两端—位置感觉:感知肢体与关节的位置移动。高尔基小体—肌腱两端—负重感觉:感知和调节肢体的负重变化。拉菲尼小体Ruffinicorpuscle—压力感觉(同位置感觉)本体感觉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人和动物的躯体运动和姿势维持受神经系统调控,其基本机制之一就是牵张反射,它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6、。牵张反射的反射弧为:感受器(肌梭、腱梭)→传入神经→中枢(脊髓前角a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同一肌肉的梭外肌)。本体感觉牵张反射:腱反射(位相性)肌紧张本体感觉意识性本体感觉此传导通路能将本体觉传至大脑皮质而引起意识性感觉(感知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非意识性本体觉此传导通路是把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冲动传至小脑,不产生意识性感觉,而是反射性调节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和协调运动,以维身体的姿势和平衡。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躯干四肢肌腱、关节、皮肤感受器周围突脊N第一级N元脊N节中枢突后根内侧部薄束、楔束第
7、二级N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级N元丘脑腹后外侧核投射纤维丘脑上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部分中央前回大脑皮质内侧丘系对侧(内囊后肢)S5C8T4L3延髓脑桥中脑S5C8T4L3延髓脑桥中脑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躯体运动进行干预一是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发射性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为姿势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
8、肌梭和腱器官反馈式的调整肌肉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用力,解决躯体的稳定、稳定程度和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本体感觉检查角度重建法阈值测量法视觉模型法角度重建法:主要是对关节位置觉的测定。由Barrett提出。可分为开链位置重建和闭链位置重建两种阈值测量法:主要是对关节运动觉的测定。典型的阈值测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