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29357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豫中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豫中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防治近年来,南方锈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影响豫中南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豫中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了发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豫中南地区 S435.131B1007-5739(2013)02-0143-01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在我国,仅有台湾与海南等南方湿热地区有过发病。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全球气候的变化、品种的更替,南方锈病在豫中南地区的发病面积
2、和危害程度均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河南省植保总站不完全统计,2004年漯河、驻马店、周口等豫中南地区南方锈病的病叶率达18.5%~53.0%,病田率达60%~90%,病株率达31.2%~82.8%,最高达84.7%;发病最严重的周口地区病田面积20万hm2,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91.7%。南方锈病已成为制约豫中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防止该病在豫中南地区大面积流行。 1症状及病原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以多堆柄锈菌(Pucciniapolysora)为病原的
3、真菌病害,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果穗、苞叶和雄花,其中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玉米受害后,初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黄色小病斑,后逐渐隆起,呈黄褐色或红褐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斑上形成黑色突起,有黑色粉状物(即病菌冬孢子)散出。受害轻时阻碍光合作用,导致水分蒸发,百粒重减轻,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甚至蔓延全株[1-2]。 2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侵染叶片导致发病,产生夏孢子随着气流进行重复侵染。菌源除来自当地外,还可来自南方。田间发病时从植株顶部向下扩展。高温多湿、多雨、多雾时常易引起病
4、害流行,偏施、多施氮肥,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严重[3-4]。 3发病原因 3.1充足的菌源 南方锈病大发生的关键是存在充足的菌源。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加上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导致腾茬不及时,大量秸秆和病残体滞留于田间,病原菌不断累积并以冬孢子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为病害的大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3.2气候因素的变化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若玉米生育中后期遭遇阴雨寡照、高温高湿(气温25~32℃、田间空气湿度在85%以上)的有利气候条件,则利于孢
5、子的存活、萌发、传播和侵染[5]。 3.3施肥不合理 施肥不合理导致病害加重发生,如偏施氮肥,基肥偏施磷肥及尿素,有机肥施用量不足等。 3.4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近年来,河南漯河、周口、驻马店等豫中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等优良品种,但这些主推品种大多易感南方锈病,其推广种植会加快病菌侵染的速度,且使病情加剧,为玉米锈病的大发生埋下隐患。 3.5缺乏联防意识 南方锈病是一种重要的玉米病害,一旦暴发流行,将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由于该病害是暴发性病害,并非常年发生,豫中南地区
6、相关部门存在麻痹思想,未能及早进行病害的监测与预报,普遍防治。 4防治措施 4.1加强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创新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是控制玉米南方锈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大部分品种对南方锈病易感,而抗或高抗品种(如齐319、沈137等)较少[6]。在今后的抗病育种过程中,可将这些抗或高抗品种作为基础材料,加强抗病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同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转基因抗病玉米的研发。 4.2选用抗病或中等抗病品种 在玉米生产上,尽量选用抗病或中等抗病的品种,以有效减少侵染源,降低危害程度。目
7、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主要有鲁单981、鲁单50、蠡玉16等。 4.3加强栽培管理 生产上要科学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中后期叶面喷施微肥,以使植株健壮,抗病力增强。注意田间水分管理,合理排渍降湿。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玉米地外进行销毁,减少病菌孢子的传播蔓延。玉米收获后,清除田间玉米残体,减少田间菌源。合理调节播期,使玉米主要发病期避开近年来,南方锈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影响豫中南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豫中南地区玉米南方锈病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
8、了发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豫中南地区 S435.131B1007-5739(2013)02-0143-01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在我国,仅有台湾与海南等南方湿热地区有过发病。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全球气候的变化、品种的更替,南方锈病在豫中南地区的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均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河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