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ID:21809548

大小:85.3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4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_第1页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_第2页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_第3页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_第4页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1、活与实的关系。课堂气氛浓厚,师生情绪高涨,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达之有序,书之规范,言之精彩,作之有情,述之有感,评之有度,改之到位。活是条件,实是根本。2、静与动的关系。静为独立思考,自我梳理,搜集信息,咀嚼体味,形成主见,动为相互交流、切磋、碰撞、借鉴、去伪存真,合作共赢,或先静,或后动,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共鸣共振。3、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当主体遇到障碍时,疑惑不解时,走偏失向时,无从着手时,茫然无助时,心猿意马时,教师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教师是参谋,是催化剂,是

2、风向标,但绝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机会、快乐还给学生。4、教材与生活的关系。教材是生活经验的反映与总结,是生活实践的一个范例,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出发,到生活实践中涉猎、体验、感受,课堂即生活,教材是纲要,生活实践是素材,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力求做中学。5、举一与反三的关系55是基础,“三”是升华,没有55便谈不上“三”,学习过程中,要对现有的知识分析透彻,注意拓展与延伸,达到纵横左右,东西南北中,上接下联,左顾右盼,在上狠下功夫,把握要害实质,使学生心胸幵阔,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夯实根基,以不变应万变,才

3、能反“三”,反三”“五”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瓜熟蒂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学知识,长智慧。知识是一个基础,是形成智慧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目的。智慧、能力、技巧、方法才是培养人才的最终追求。知识是很容易被忘掉的,可是人的技能是不会轻易丢掉的,课堂上看似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实质上是通过学习而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智慧。7、保底与提升的关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不让一名掉队。课堂上要分层次教学,使同学们都能找到支点,感受成功,享受快乐。尽可能多地给予薄弱学生机会,让其展示自我,体验自我价值,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挑

4、战,把握机遇。优生可以触及一些难度大的,挑战性的问题,做薄弱学生的小老师,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共进共赢。8、理解与应用的关系。理解只是对知识有所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狭义的、浅层的,在此基础上要学以致用。实际上学知识就是为了走向社会后,做一个有贡献、有价值的人,学是手段,用是目的。千万要杜绝理解知识是为考试准备的,这样的话只能应付,达不到深刻、全面、彻底、娴熟、高超、精湛的程度。9、记忆与表达的关系。大脑内在的记忆是短暂的,也许课堂上会做题,可事后便忘却了,由卷面做题到讲解是一个飞跃,由讲解到表演(唱、舞、画、作、模型、实物等)是高层

5、次的飞跃,所以课堂中集写、背、说、议、评、讲、析、辨、观、唱、作、画等于一体。既有抽象的理解,又有直观的演示,还有艺术表达的享受,快乐课堂,享受人生。10、把握与生成的关系。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要拓展到有新的生成,生成便是创新,生成便是应用,生成便是开发智力,生成便是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延伸,小发明、小制作、独特的思维见解,甚至异想天开,漫无边际,我们都要给予关注。思考的独特性、思维的反常性、思想的创造性才是最为珍贵的。教师+大素质1.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2.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3.小处着手,打

6、造精品的质量意识4.善于反思,促优正劣的改革勇气5.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的进步要求6.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探索态度7.关心集体,先公后己的牺牲精神8.关注科研,总结规律的创新思想9.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的民主氛10.相信学生,利用学生的主体理念课堂十大转轨1.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2—言堂变为百家鸣;3.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4.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变为多种解答;5.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6.精英式变为大众化;7.死记硬背变成体验感悟;8.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9.接受式变为探宄式;10.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课堂成功的+种因素1.

7、教师主导作用;2.学生的主体作用;3.教材的示范作用:4.学生间的互补作用5.师生间的情意作用6.知识的迁移作用;1.生活感受的直觉作用;2.实验、标本、图表的直观作用;3.创作、发明的实践作用;4.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十大能力1.自我学习。能够自主、自觉、自愿、自省、自理地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2.敢作敢为。敢想、敢答、敢演、敢创,敢学当头,勇于表现。3.感知知识。运用知识迁移,尝试、体验、总结,归纳、分析、领会,学会搜集信息。4.整理笔记。记录要点、中心句、易错易混的难点,对自己有影响的内容,喜欢的格言警句等。5.联想拓展。社

8、会生活、热点分析、精典再现、探索发现、人生感悟、科学推论等。1.作品呈现。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自己创作,或编题,或解读,或应用,或课本剧编排,或诗歌、范文,或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