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

ID:21807329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1页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2页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3页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4页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悔录》曾广贤形象的文化心理透析:曾广贤是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中最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后悔”是其主要的性格特征,剖析其性格及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后发现:曾广贤在为谋求社会与个人、肉体与心灵上的妥协与和解的后悔之路上,一直在寻求灵魂的自我救赎,传统的文化心理对其行为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后悔录》;曾广贤;“后悔”;个人救赎;文化心理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桂西北文学研究”成果之一。    《后悔录》是东西发表于2005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东西近几年最为突出的优秀作品之一,其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曾广贤是近些年来中国

2、小说中最富有个性、最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之一。”“后悔”是其主要的性格特征,东西曾经说过:“后悔是东方人的特产,追问的是后果,也就是当结局跟预想不对等时,才会后悔。”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当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感。这样看来,后悔的是主体对事物的发展和自身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客观发生事件及其结果与预期想象的错位,驱使人从心理上寻求对这种错位的虚无弥补方式,以求得心理上的和谐。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的便是这种和谐。“从其价值取向看,儒家的全部道德理论,都是为了追

3、求最终的和谐。”而儒家的伦理意蕴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和”“中”。“和”包括了对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要求。“中”就是“中庸”,即“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程颐《中庸章句》),即诉求于中正、适宜、常态的存在状态,与极端、偏颇等相对。曾广贤因其生存环境是极端的,个人的生存状态也是有失偏颇的,其不断“后悔”的文化心理行为,是他不断寻找这种“和”的生存状态的无意识表现。    一、荒诞历史背景下的中庸无意识追求    《后悔录》的主人公曾广贤经历的是两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时代,一个是以政治、阶级斗争为主,抵制传统思

4、想,过度强调集体而压制个体的欲望,忽视个人情感,从而在个体自身内部产生肉体、灵魂与外在表现特征的双重人格分裂。另一个是物欲横流、人性沦陷的欲望时代,在抵制过后,残存的传统思想不断被遗弃和遗忘,扭曲后的性格特征与伦理道德的心理阴霾,使得曾广贤在面对众多的诱惑而不断逃避。在传统思想嘎然而止的年代下,社会走进一个转型的时期,个人陷入信仰断层的困境。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曾广贤的后悔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得他倾向于与生活和解,也体现了他对中庸的“中正坚贞”“过犹不及”思想的无意识追求。  在偶然发现父亲“竟然睡在赵山河的身上”之后,守住秘密的

5、压力渐渐使他难受,难受到在后悔告发情书的问题时扇自己嘴巴,而后在与赵万年对话中脱口而出的“情书算什么,他们早睡到一起了”,又不断地扇自己的嘴巴。小说中这样直白地告诉读者曾广贤后悔的,不止一两个地方,而所隐藏起来的“扇自己嘴巴”的情景也到处都是,这就是曾广贤后悔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样,曾广贤走出了中庸所规定的中正、常态、适宜的规定,走向“过”或者“不及”。一方面他的人性在荒诞社会历史的压制下显得很苍白无力,迫使他走到了自我禁欲的极端困境,这是中庸反对之“过”;另一方面,在这种极端的困境下,他为这种困境下的自己寻找出路,不断地追问“好像我被人骗

6、了,却还不知道那骗我的是谁”,寻找、追问过程中曾广贤又走向了与现实相悖的荒谬之境,这是中庸反对之“不及”。然而,这种“不及”并非发生在事件发生的前面,或者发生在正在进行的事件过程当中,而是发生在事件已经结果,成为一种事实之后的第二者现实状态。这种状态势必导致第二者行为对事件发生的无济于事,从而产生了后悔情感。  荒诞的社会历史使人格模型化,从而导致了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产生模糊甚至无意识概念。曾广贤正是处于这种无意识的状态当中。他对自己所受到的毒害没有任何感觉,对这种毒害从意识上没有任何反抗,他逃避、默认。甚至为这种对自身的毒害推波助澜。这

7、些都是他在无意识当中进行的行为,与他所后悔的情感目的相悖,或者说有着很大的错位。曾广贤后悔的情感目的是他既要满足身体的欲望,又能得到自己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恢复自己作为人在社会中的常态,即中正坚贞、不偏不倚的状态。  这种中庸的状态,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和千百年来人们的治国安邦与个人修为追求是一致的,但从特定的历史阶段与个人来说,是对中庸追求的无意识逾越,它包含了平常人在苦难中所寻求的生活常态。“中庸”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是在物性和人性之间求得一个和谐的状态,以求得人能够在常态中发展。虽然这也是统治者愚化人民的精神工具,但对于防止人

8、性堕落却起到了规范的作用。在它的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征得到不断延续。翻开现当代文学史,描写人性荒废、堕落的作品比比皆是,它们直面现实社会当中的一些荒诞现象,淋漓尽致地诉说着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