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ID:2180229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_第1页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_第2页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_第3页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_第4页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波无线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摘要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监控中心,通过采用硬盘录像系统,进行实时录象,上级领导可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并查询录像资料,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及救火的过程,提供有效真实的资料。实验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无线防火监控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困难的自然灾害。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当森林发生火灾时,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针对我国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森林防火的解决方案。  1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图,如图1所示。  1.1图像传输设备的选择及技术参数

2、  模拟图像传输系统采用调频体制,信号带宽27MHz。为了保证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两路信号中心频率间隔应大于38MHz。目前国产模拟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有L波段、S波段、Ku波段几种,频率范围分别为:L波段:950~1750MHz;S波段:2200~2700MHz;Ku波段:11~13GHz。  如果以38MHz频率间隔计算,各频段可同时传输的最多路数分别为:L波段:21路;S波段:13路;Ku波段:50路。  本系统共需同时传输15路图像信号,L波段利用频率复用技术可以做到30路图像传输,从系统要求整体设备性能及造价来考虑,选择L波段。微波传输需满足视距传输条件,即监控点至控制中心传输路径上无遮

3、挡(收发天线间可视)。  该系统方便安装,传输图像鲜明,主要是利用微波频段传输,包括报警信号、伴音和视频。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频段:L波段950~1750MHz、KU波段11~13GHz;功率:10~40dBm;  微波工程接收机技术指标:输入频率:950-2050MHz;输入阻抗:75Ω;输入电平:-65---35dBm;中频带宽:27MHz;噪声门限:6dB典型值;视频制式:PAL;去加重:CCIR405-1625行;视频输出:1V峰-峰值;频率响应:+1--2dB(10KHz-5MHz);工作电压:AC150V-AC270V;功耗:15W;LNA电源:18V/100mA

4、。  1.2无线指令遥控系统  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我们设计的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以适应各种协仪。由发射和接收部分组成,可以控制云台、镜头。  2原理设计  如图2所示。  2.1功能简述  在森林内多个地点放摄像机,通过无线发射?C(带烟传感接收)发射各种信号,接收机能够看到森林中各个监控点的实时状况。  前端指令机能接收到监控点发出的指令,解码器来执行中心的指令,控制云平台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对镜头进行长焦、短焦的改变等。  2.2控制原理  2.2.1无线图像传输的过程  无线图像传输频率复用采用分割方式,图像通道采用微波

5、点对点的方式。摄像机通过采集的视频信号输送给发射机,然后输出给天线,以微波的无线形式传送给监控设备的天线,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了以后,再经过解调还原视频信号,这样就可以有确盘录像机中显示图像了。  在实际使用的微波通信线路中,总是使用方向性非常强的天线,并把收、发天线对准,以使接收端收到较强的直射波。但是,由于受天线的方向性所限,总会有一部分电磁波透射到地表面,经地表面反射后到达收信端的天线,或散射进入太空;其次,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不均匀的气体,也会造成电磁波的折射和吸收,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另外,由于微波无法穿过传输线路上的固体物,所以,在传输路线上的固体物,特别是高大的建筑物,就会使微波造成绕

6、射和电平损耗。因此,微波通信既有直线传输特性,又有多径传输特性,在无遮挡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70公里。广泛用于公安、武警、消防、交通、金融、油田、厂矿等领域的远距离无线监控系统。  2.2.2无线指令控制的过程  控制通道采用码分多址、一对多点方式。指令信号通过主机输入指令参数,再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森林中的各个监控点中,监控点接收到主机发射过来的信号,先通过校验,再通过无线指令接收机解调出控制数据给解码器,解码器再根据地址码来判断是否解码,同时具备双向语音功能,可以适时对话。  3结束语  实验证明:通过采用硬盘录像系统,进行实时录象,上级领导可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并查询录像资料

7、,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及救火的过程,提供有效真实的资料,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成为技术先驱。  参考文献  [1]杜建华,张认成.火灾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消防技术,2004(07):10-15.  [2]徐春燕.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鞍钢技术,2000(09):60-62.  [3]花铁森.消防报警产品和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市场[J].安防科技,2003(06):4-12.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