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

ID:21797158

大小:4.6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20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_第1页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_第2页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_第3页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_第4页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 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10.1面向对象分析概述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用于:1)研究现有对象,看能否复用它们或者调整它们用于新的用途;2)定义各种新对象和修改后的对象,它们将与现有对象一起组合成一个有用的企业计算应用系统。10.2对象建模的历史对象建模是一种用于辩识系统环境中的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关系的技术。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套建模规则,它使用对象说明或描述软件系统。10.3对象建模的系统概念10.3.1对象、属性、方法和封装对象封装了描述离散的个人、对象、地点、事件或事物的数据(称为属性)以

2、及所有使用或修改数据和属性的过程(称为方法)。访问或修改对象的数据的唯一方法是使用对象预定义的过程。属性:对象的数据部分行为:指对象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在对象数据上执行的功能。在面向对象环境中,对象的行为通常称为方法、操作或者服务。对象实例由描述特定的人、地点、事物或者事件的属性值构成。封装:对象单独的负责执行任何在其数据上操作的功能或者行为。对象的属性和行为都被封装到一起作为那个对象的一部分。表示一个对象实例,对象实例的名称为:412209;分类为:Customer。表示一个对象实例的属性。对象实例的名称是唯一

3、表示该对象的属性值。10.3.2类、泛化和特化对象类是共享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类有时称为对象类。表示一个对象类,主要包含三部分:对象类的名称、属性名称、方法名称。10.3.2类、泛化和特化继承是指在一个对象类中定义的方法和/或属性可以被另一个对象类继承或复用。泛化/特化是一种技术,其中几类对象类的公共属性和行为被组合成类,称为超类。超类的属性和方法然后被那些对象类(子类)继承。超类–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对象子类的公共属性和行为的实体,也称为抽象类或父类。子类–是一个对象类,它从一个超类继承属性和行为,并可能包

4、含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行为。如果它位于继承层次的最底层,也称为实类.10.3.3对象/类关系对象/类关系是一种存在于一个或多个对象/类之间的自然业务联系。连线表示类之间的关联关系:places关联关系是双向的一个客户提交零个或多个订单一个订单由一个且仅有一个客户提交重数多重性:定义一个对象/类对应相关对象类的一个实例关联可能的最小出现次数和最大出现次数.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一个较大的“整体”类饱含一个或多个较小的“部分”类之间的关系。合成关系合成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其中“整体”负责其“部分”的创建和销毁,

5、如果整体不存在,部分也不存在.10.3.4消息和消息发送消息:对象/类通过传递消息进行交互或者沟通消息请求:包括请求行为名称和对象所需属性名称10.3.4消息和消息发送消息10.3.5多态性多态:不同对象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响应同样的消息.重载:是一种技术,其中子类使用它自己的属性或行为,而不是从父类继承属性或行为。10.4UML模型图用例模型图静态结构图类图对象图交互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状态图活动图实现图组件图部署图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和用户的交互。用例描述也用于以文本化的方式描述每个交互步骤的顺序描述系统的对象结

6、构.它们显示构成系统的对象类,以及对象类之间的关系.建模实际的对象实例-显示实例的属性的当前值。为开发人员提供对象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快照描述在一个用例或操作的执行过程中对象如何通过消息互相交互,说明了消息如何在对象之间被发送和接受以及发送的顺序。类似于顺序图,但重点不是消息的定时或“顺序”,相反,它以一种网络格式表现对象之间的交互(或协作)建模一个特定对象的动态行为,说明了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对象可以经历的各种状态,以及引起对象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换的事件。描述活动的序列流用于描述系统的软件组件的组织和依赖

7、关系描述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物理架构,用以说明构成系统架构的运行时软件组件、处理器和设备的配置。10.5对象建模过程面向对象分析要求我们辩识从用户角度开发所需的系统功能、支持所需系统功能的对象、对象的数据属性、相关的行为以及对象之间的关联。面向对象分析包含三个活动:建模系统功能[用例参与者词汇表、用例图、用例描述、活动图]发现并确定业务对象[对象列表].组织对象并确定其关系[类图].10.5.1建模系统的功能性描述将业务需求用例模型转换成分析用例模型10.5.2构造分析用例模型10.5.2.1第1步:确定、定义并

8、记录新的参与者10.5.2.2第2步:确定、定义并记录新的用例10.5.2.3第3步:确定任何复用的可能性10.5.2.4第4步:细化用例模型图10.5.2.5第5步:记录系统分析用例描述10.5.2.6记录抽象用例描述和扩展用例描述10.5.2.1第1步:确定、定义并记录新的参与者在创建了业务需求用例模型和其最终被系统所有者批准之间,系统分析员和开发团队的其他成员通过与关联人员交谈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