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制度的利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制度的利弊分析在我国法定的刑罚消灭事由中,超过追诉时效就是其中之一。但终其原因、适用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其利弊更是许多刑法学家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其利弊,综合主要学说,对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制度做了简要的分析。一、追诉时效概念的已有表述追诉时效,又称起诉时效,求刑权时效。对于它的定义与概念,中外刑法学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我国刑法理论界,概括起来,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追诉时效,是指犯罪人实
2、施犯罪后,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未被追诉的,司法机关便不再进行追诉的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追诉时效是指犯罪发生后,基于法律之规定,因一定时间之经过,不提起公诉或自诉,刑罚请求权因而消灭之时效制度。第四种观点认为:所谓追诉时效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以后,经过刑法所定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规定的期限,就不再提出刑事追诉的刑罚制度。第五种观点认为:追诉时效,又称起诉时效、求刑权时效,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追究诉的时间效力。第六种观点认为:追诉时效是指犯罪发生后,经过法定期限不提起公诉或者自诉者,求刑权即归于消灭的制度对于追诉时效
3、制度的概念表述,任何方式都应当充分体现以下的要素:其一,立法实质在于求邢权的取得与丧失。其二,应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加以表述。其三,对于法律后果的合理表述。其四,关注求刑权人的不同类型。二、我国追诉时效制度的立法现状我国刑法(1997年修订)对追诉时效规定如下: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
4、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三、追诉时效制度的社会意义(一)符合我国刑法目的要求我国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预防的内容之一就是是犯人不再犯罪。犯罪人在
5、实施犯罪后,在一定的期限内没有再犯罪,说明其再犯罪的危险性已经消除,这就达到了适用刑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对犯罪分子不再追溯完全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要求。(二)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刑事案件现行的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司法机关应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刑事案件,更好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没有追诉时效的规定,司法机关必将被陈年旧按所累,从而影响办案效率,妨碍对犯罪的及时打击,对国家和人民利益也不能及时保护。豔刑事诉讼程序的及时终结是一项与实现实体正义同样重要的独立价值目标。从最一般意义上讲,国家设置刑
6、事追究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能够以和平和权威的方式得到解决。而追诉时效制度的存在,则能够促使刑事司法机关积极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促使刑事自诉人及时控诉犯罪行为人,以确保刑事案件的及时解决。(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由于经过相当长的时期以后,犯罪证据很可能己经灭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不仅可能有劳无获,而且会影响司法机关对现行犯罪的追诉,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大量现行案件因积压、拖延而成为“旧案”,降低司法效率、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追诉时效制度的设置则可以使司法机关从
7、上述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摆脱陈年旧案的纠缠,提高刑事司法效率,节约刑事司法资源。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司法机关,其正常运作的费用是相当高昂的,从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到监狱等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因而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惩治需要高额的社会投入,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于犯罪的侦查、起诉等司法运作需要大量的司法费用;其二,对于犯罪人的监管惩治需要大量的监管费用,包括犯罪人个人消费、监管人员消费、监管设施的建设等社会投入;其三,对于犯罪人的监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
8、,使犯罪人的劳动力无法得到充分使用,无法使其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追诉时效制度的设立,可以使司法机关放弃陈年旧罪的无意义的纠缠,减少对此类案件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无谓投入,减少司法成本。同时,可以集中力量处理现行犯罪,高效率地追查现行犯罪和惩罚犯罪人,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投入到急待需要处理的现行犯罪中,达到高效、经济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