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

ID:21776921

大小:6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4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第1页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第2页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第3页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第4页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从社会行为学视角考察,以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为突出表征的大众文化,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仅事实上已不容置疑地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潮,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闲暇活动本身,改变了当代文化的走向。大众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当代文化从传统的文字的、印刷的时代进入了影像的、视觉的时代。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传统社会地域文化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文化从特殊地域中凌越出来,成为不同地域居民可以共享的文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也意生活与艺术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同时还使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变得界限不清。特

2、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传统艺术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更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工艺美术、流行音乐、卡通制品、通俗影视剧、各种装饰性的时尚艺术以及身体彩绘、行为艺术等等甚嚣尘上,生理欲望的传达和表述、功利思想的追逐和贯彻更是不亦乐乎。这些都与传统艺术门类的界限分明、经典美学理念的优美崇高形成巨大反差。一、审美范式的转换与当下关怀的世俗性经典美学主要由认识论美学与本体论美学两部分组成。认识论美学从感官经验出发,侧重审美主体与对象间的审美认识的分析,揭示审美中情感的介质作用、心理机能的参与以及审美

3、判断的特征等问题;而本体论美学则执著于对“美本体”的不懈追问以及探寻“美”作为一种终极价值对人性的建设意义。可以说,认识论美学只是为美学增添一个实证维度,其根本旨归仍是美之本体。因此,经典美学往往被视为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作为指向终极本体的中介,经典美学成为人类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乌托邦”。正是由于经典美学的超越本性,它选择了艺术作为自己的思辨对象:艺术以其独有的符号体系与创造力构建了一个超然于凡俗、以自身为目的的自律世界,虽然艺术没有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但它却具有激发我们想象本体世界的能力,因此经典美学即“艺术哲学”艺术在经典时代即意味着审美活动本身。西方

4、现代美学兴起以后,主要是20世纪以来,“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在关注艺术美的同时,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本身的意义”。“由于谁也不怀疑艺术作品的存在和完美作品的真实无伪,因之如果根据作品来给审美对象下定义,审美对象就容易确定了”②;同时,由于各种部门美学的兴起与受众参与的强调,美学的对象更加具体化与多样化,审美体验的当下性更受重视,因此,审美领域迅速扩大,审美范式也随之转变。审美范式的转换首先体现在20世纪层出不穷的新的审美思潮和美学流派,它们不

5、仅抛弃了传统审美坚持的“文艺本位”立场,不再把文学艺术看做一个独立的、封闭的领域而且体现了向当代精神科学的其他学科逐渐开放和靠拢并与之相融合的趋势。其次,审美范式的转换还体现在从非功利性主导跨越到功利性兼容甚至消费性认同的审美观念转变上。认识功利性与坚守非功利性并不矛盾,艺术反对恶俗却不避世弃俗。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文化的世俗性力量,世俗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文化变迁,过去那种理想主义占主导的文化已经黯然失色,世俗型文化占主导的时代悄然降临。最能表征这种变化的也许是艺术的审美观念正发生着从崇高向凡俗的转化。在理想主义

6、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崇高一直是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主导基调或主旋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崇高的意象在审美文化中往往是通过“国家英雄”形象的塑造实现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崇高正在从文化艺术表现的前台消隐,国家意识形态性的“英雄主义”已成为一个过时的神话。“躲避崇高”是对这种审美观念转化的流行概括,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崇高从人们生活中完全退去,而只是说在一个现世观念有所增长、消费意识形态成为人们的基本的价值准则的时候,崇高已经从过去那种无所不在的力量转向了只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如思想精英文化领域发生作用。造成崇高消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曾

7、经不适当地将国家意识形态性的“崇高”推及于一切题材和领域之中,最终导致崇高的变形和变质,甚至是一种“伪崇高”充斥在文化艺术的各方面,导致大众对特定年代的中国式“崇高”表现出本能的反感。与上述变化相适应,严格自律的审美观念正在为一种泯灭了界限的泛审美观念所取代,艺术的神圣性和生活的世俗性的界限已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但是,当前审美生活化的目的并不是要通过审美获得心灵的舒展或形而上的慰藉,而是为了装饰生活以创造出感性的外观或引人注目的形象,审美化成了生活方式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实用主义的理性审美原则替代了精英主义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世俗的生活也使艺术世俗化

8、了,随处可见的原始素材未经提炼直接进入艺术领域;粗俗的语言材料、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