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ID:21761142

大小:17.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1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2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3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4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闽国土资综〔XX〕1号《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XX年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参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晋政办〔XX〕43号文),编制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点(隐患点)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诱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2、、地面沉降等。  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是指已发生地质灾害或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可能造成较多人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点。  磁灶镇共有4处位置列入《XX市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地质灾害点(隐患点),分别是下官路新宅后吴东熊、磁灶社区童子山吴孙善、下官路新宅后吴其赐(吴东升、吴俭产)、下官路铜锣顶吴振义。  二、磁灶镇地质简况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

3、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  磁灶镇位于XX省泉州XX市西北部,地貌多丘陵、台地,地势相对较为平坦。镇域地形总体是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境内中部有大丁山、将军山、童子山,另有罗裳山、崎山、高州山等坐落在镇域边境。磁灶的山林高度较低,最高点在南部镇域边界的高州山,约260米左右。地质灾害点(隐患点)空间分布受境内地形地貌、环境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制约,磁灶镇属于地质灾害一般区,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地质灾害。但由于制陶工业的发展,很多山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磁灶镇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滑坡一般发生在新建公路,新开宅基

4、或基建形成一定高度的不稳定边坡,主要控制影响因素为自然因素中的降雨和人为因素的建房削坡、采掘矿产资源。特别是后者,人的开发活动,改变原有地表的应力平衡,产生新的致灾条件。在雨季及台风季节(4-10月)是此类灾害最多发生的时间。  三、XX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400mm左右,另外,台风、暴雨、洪涝、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预计XX年登陆或影响XX市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约4-5个,但强度偏强,可能出现有1-2个严重影响我市的台风。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强降雨集中时段

5、,因此必须根据气象的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  地质灾害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遵循“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坚持谁致害,谁治理;谁受益、谁参与治理”的原则。  (一)镇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和组织有关部门及社会力量,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6、。各工作点、各村社区积极配合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发放《防灾明白卡》,把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负责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配合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设置明确警示标志,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措施。  (二)强化检查督促工作。各工作点、各村(社区)重点督促检查群测群防体系,特别是防灾、抢险应急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对重点危害大的地质灾害点检查防灾预报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网络是否畅通,危险区群众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得力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做好灾前监测与安全转移。各工作点、各村(社区)

7、严格按《XX市人民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晋政文〔XX〕43号文)的要求,对列入XX市防治预案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观测,台风或暴雨袭击时应加密监测,按市国土、气象、防汛、防灾部门的预测要求,实行24小时监测、巡查,做好地质灾害点受威胁人员、财产的避险转移准备工作,紧急情况时,启动预案,必要时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组织强行疏散、撤离。围绕学校工作全局坚持突出维权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保护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工会工作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行政办

8、公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实施和修改的  (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各工作点、各村(社区)做到上下信息畅通,为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发生地质灾害的村(社区)实行即时报告制度。各村(社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发生地质灾害,村(社区)应立即按预案要求,各司其职,把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