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

ID:21732635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_第1页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_第2页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_第3页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_第4页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工常用简捷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

2、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

3、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  (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式中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  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  【例】某用户有一块750转/kW·h上电度表,配有150/5电流互感器,接有10kW的负载,现场测试60s圆盘转了5圈。求电度表误差是多少?  〔解〕①先求电度表转5圈时的标准秒数由公式(1),得T=72s  ②由公式(2

4、)得出电度表误差ε=20%,快20%。  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  (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    式中S——变压器容量kVA  U——电压kV  (二)高压熔丝=Ix(1.5~2.5)(2)  (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3)  (例)有一台50kVA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低压侧的额定电压0.4kV。求高低压的额定电流各是多少A?高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熔丝?低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保险丝?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高压电流I=2.8A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l),得低压电流I=72A  ③高压侧熔

5、丝=2.8x(1.5~2.5)=4.2~7A可选择5A的熔丝。  ④低压额定电流是72A,可选择80A的保险丝。  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  (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  (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M·4mm2  [例]某单位在离配电变压器800m处按一台10kW的电动机。应选择多大截面的错绞线?  〔解〕①先把m化成km,即800m=0.8km  ②计算负荷矩M=10x0.8=8kW·km  ③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导线截面  S=8x4=32mm2,应选用35mm2的铝绞线。 

6、 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  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  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技术规程规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  注:Ctg45˚=1ctg30˚=1.732ctg60˚=0.577  (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  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  a——拉线与电杆的夹

7、角  注:Sin45˚=0.707,Sin30˚=0.5,Sin60˚=0.866。  [例]有一根终端杆打一条拉线,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是8m,电杆与拉线的夹角是45˚,拉线上把使用楔型线夹,下把使用uT型线夹,上下把绑扎长度lm,拉线棒露出地面lm.计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和拉线长度各为多少m?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L=8m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拉线长度L=11.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