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

ID:2172224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_第1页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_第2页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_第3页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_第4页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以人为本”中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既作为“个体”存在,也作为特定“群体”存在。“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两者密切相关,中国式民主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中国式民主的精神动力,中国式民主是“以人为本”实现的载体。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国式民主;理念  收稿日期:2010-10-28  简介:李影(1975-),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讲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以人为本”与中国式民主两者密切相关,民主是一个国家政府性质和政治理念制度化的体现,它以不同形

2、式出现在不同国家,这是因为每一种民主都有其自己的理念。中国式民主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中国式民主的精神动力,为中国政治生活注入了活力。  一、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  “以人为本”中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既作为“个体”存在,也作为特定“群体”存在。  (一)作为“个体”存在的含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确立过程中,就将自己的研究立足点定位于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

3、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P.50)又说:“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P.30)这个“人”是具体的人,实践中的人,当然也是由“个体”组成的人。正如马克思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2](P.532)在人的未来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里,马克思把第三阶段称为自由个性阶段。未来的美好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2](P.241)在《

4、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  在当今现实社会,作为“个体”含义的“人”依然是我们民主建设中重要的主体目标,我们不仅要让每一个人享受到自己的“个体”私权,而且让每个社会成员享受到社会主义生产所带来的丰富物质文化成果,不断满足每个个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正如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阐释内容之一就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人权。把不

5、同利益、不同群体的个人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待,公平地分配利益和机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不是牺牲一部分的应有民主权利去成全另一部分人的民主权利,民主权利平等地属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存在给予与恩赐的问题。  (二)作为“群体”存在的含义  “以人为本”中的“人”作为“群体”存在指的是所有人,一切人,他们都应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马克思不仅仅把无产阶级看成受苦受难的阶级、更重要的是把无产阶级看成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是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主体力量、群体力量,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曾提出

6、了两个“绝大多数”的重要思想,即“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P.494)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里,“人”、“无产阶级”是从“群体”存在含义来理解的。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中国更多时候我们也是把“人”作为整体来看待和理解的。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民本”思想中“民”就被认为是“群体”存在。荀子有著名的“舟水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覆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和“民”即百姓,即今天“以人为本”中的“人”。我国古代这些民本思想体现出一些政治思想家、思想家对民众百姓力量的看

7、重,但他们所提出的“水”和“民”亦从群体角度理解,并没谈到个体的民主权利。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从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孙中山指出:“夫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5](P.211)这里孙中山提到了“四万万人民”即“以人为本”中“人”的群体存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所体现

8、出的主人地位,也正是我党几代领导人科学认识人民群体力量强大的结果。我国宪法第一条就规定:“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