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

ID:21697179

大小:1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_第1页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_第2页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_第3页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_第4页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免试研究生推荐规则一、免试研究生基本条件1、必须满足学校免试研究生的基本推荐条件;2、学生课外研学学分(除聆听报告外)最低要求为3.0分。二、免试研究生破格条件1、满足学校相关破格条件的同学,可以参加免试推荐;2、不满足上述“一、2”规定、但满足学校基本推荐条件的同学,若名额允许,可以参加免试研究生的推荐。1)课外研学学分在2.0~3.0之间的同学,可以按照Q值排名排队,列在正常排队的同学之后,在名额可能的情况下参加保研推荐;2)课外研学学分在2.0以下的同学,可以按照Q值排名排队,列

2、在上面“二、2、1)”排队的同学之后,在名额可能的情况下参加保研推荐;三、排名方法1、按照学院制定的综合成绩Q计算方法,计算每个同学的Q值;综合成绩Q=学业成绩P(满分100分)+综合能力S(满分12分)具体细节见附件二;2、在满足免试条件(含破格条件)的同学中,按照学校文件给定的保研总指标(含学术型和专业型)的120%确定参加面试的人数,按照Q值成绩的高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3、确定参加面试的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面试,然后将综合成绩Q值和面试总成绩M(满分30分)相加并进行归一化,产生总成绩。总成绩Z=(综合成绩Q+面

3、试成绩M)/1.42,(Z≤100)4、参加面试的同学,根据总成绩Z值从高到低排队,形成保研选择第一队列;没有参加面试的同学,根据Q值成绩排队,构成选择第二队列,接在第一队列后。第一、二队列构成整个的免研选择队列,按照排名的先后和各类免研指标数,进行免研志愿的选择。5、上面“二、2”确定的破格同学,按照Q值排名,接在第二梯队后,待学校下达名额有可能的条件下,参加免研选择。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9-12附件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免试研究生排名成绩计算办法说明一、排名成绩Q排名成绩Q由学生一至三年级的

4、学业成绩分P和综合能力分S两部分相加组成,Q=P+S。排名按照Q值从高到低排列。二、学业成绩分P计算方法(一)、学业成绩P值计算方法:其中:1.Si为第i门课程的成绩,包括必修课和限选课。考查科目成绩“优”记为90分;“良”记为80分;“中”记为70分;“及格”记为60分;“不及格”记为40分;2.Mi为第i门课程的学分;3.Ci为系数。免修课程为1.2,高层次课程为1.1,一般课程为1.0,缓考为0.8(不包含因病和因公请假而申请的缓考);(二)、必修课程及相应系数为:课程名称学分系数备注MATLAB实践1.01.0 

5、大学物理(B1)Ⅰ-Ⅱ7.01.0三选一大学物理(A)Ⅰ-Ⅱ8.01.1大学物理(双语)Ⅰ-Ⅱ7.01.0大学英语Ⅱ3.01.0 大学英语Ⅲ3.01.0 大学英语Ⅳ3.01.0 电磁场与波3.01.0 电工电子实践初步1.01.0 电路基础4.01.0 电路实验0.51.0 电子电路基础4.01.0 电子电路实践1.01.0 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1.01.0 电子信息学科概论(讲座)1.01.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01.0 高等数学(A)Ⅰ-Ⅱ10.01.0二选一工科数学分析Ⅰ-Ⅱ11.01.1工程制图2.01.0

6、 基础体育Ⅰ-Ⅱ2.01.0 几何与代数(B)3.01.0 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4.01.0 计算机科学基础I3.01.0 计算机科学基础II2.51.0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0.51.0 计算结构(外文教材)I2.01.0 计算结构(外文教材)II1.01.0 军事理论1.01.0 军训(含理论课)2.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1.0 毛思、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01.0 形势与政策0.5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 数字逻辑设计实践1.01.0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1.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7、律基础3.01.0 随机过程简介1.01.0 微机实验1.01.0 微机系统与接口3.01.0 物理实验(理工)Ⅰ1.01.0 物理实验(理工)Ⅱ1.01.0 信号与系统4.01.0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外文)3.01.0 专项体育Ⅲ-Ⅳ2.01.0 经济管理基础2.01.0三选一现代经济学2.01.0财经概论2.01.0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2.51.0二选一数学物理方法3.01.01、跨系选修课、公共、人文任选课不计入。关于大三学年个人选修学分数不一的处理办法:专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不计入P值计算,以年级选修学分的平均值作

8、为准基准,每比基准值多一个学分,加0.05分。2、转系转专业的课程换算:转系转专业的同学大一课程成绩按照学校规定,参照我院2008级本科生培养计划,经教务处审批后进行学分转换。无法转换课程的进行补修。三、综合能力分S计算方法(一)、科研类:1、竞赛获奖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并获奖,可获得相应的竞赛加分。竞赛类的加分中,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