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水坐浴促进痔术后排尿效果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水坐浴促进痔术后排尿效果的临床观潘琳张勇(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沈阳11000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59-01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手术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大于600ml[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大于100ml,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2】。尿潴留是目前痔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发生率高达29.47%[3],男性患者中术后尿潴留更为常见。为寻找高效、安
2、全、无创的术后促排尿方法,我们针对温水坐浴促进骶管麻醉下痔术后排尿这一方法进行了临床对照研宄。效果较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2007年1〜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混合痔手术治疗患,术前询问既往史排除泌尿系疾病症状患者,年龄22〜73岁。其中III期内痔116例,IV期内痔44例,诊断均遵循痔的诊断标准。术式均采用内注内扎外切术,麻醉方式均采用慨管麻醉。以上患者手术当天均限制饮水,在无静脉补液前提下,饮水量均少于200毫升,且以上患者患者均于术后次日晨觉膀胱憋尿感明显,自主排尿
3、失败,根据病例编号单双号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別、病情(内痔分期)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既往史、排尿情况与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病变,因此異有可比性。1.2方法1.2.1实施方法对照组于术后自主排尿失败后釆取传统护理方法,小腹热敷15〜30分钟,如厕时听流水声诱导。若无效可间隔30分钟重复一次。观察组给予温水坐浴,坐浴前撤去肛内引流纱条,染浴时将会阴与肛门均浸泡于温水中,水温约40〜45°C,时间10〜15分钟,如厕时听水流声诱导。若无效可间隔30分钟重
4、复一次。1.2.2评价指标针灸后尿液顺利排出,症状、体征消失为痊愈;尿液排出不畅或部分排出,症状体征好转为显效;无尿液排出,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效。无效者行导尿术[4]o1.2.3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表1。表1经两种促排尿护理方法后患者排尿情况。无效有效率5432.5%3062.5%0.000组别痊愈显效对照组422观察组1832X2值14.436P值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小结痔术后患者排尿
5、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4方面原因:①患者因惧怕发生尿潴留而行导尿术而过度重视术后首次排尿,加之患者本身角色,排尿环境,排尿体位的改变导致情绪不适应甚至焦虑,加重膀胱括约肌的痉挛,导致排尿不畅。②骶管麻醉影响,麻醉药品对会阴部盆腔神经都冇麻醉作用,因此术后一段吋间内麻醉药品阻断了排尿反射,阻断吋间长短与麻醉药的用量与个体对麻醉药的敏感性相关;③术后肛门创面疼痛引起膀胱与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与麻痹,导致排尿困难与尿潴留;④肛内术后填塞物压迫膀胱颈与尿道,机械性阻断了尿流通过,其次,填塞物直接刺激肛门括约肌的
6、痠挛,反射性加重尿道括约肌的痉挛,导致排尿闲难。为避免术后患者首次排尿失败而增加心里压力,因此瞩患者术后少量饮水,饮水量不超过100ml,尽量推迟膀胱充盈,以求首次排尿于术后次日晨,给于使骶管麻醉对排尿反射的阻断以充分的失效吋间,冋吋保证膀胱内尿量产生一定的压力[4】。术后疼痛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术后镇痛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其次,因术后尿潴留多发生在术后12h内,因此指导患者术前排空膀胱,术中、术后适当控制补液量,术后12h内限制饮水,这也是预防术后尿潴留的一项重要措施术后尿潴留患者表现情绪紧张、烦躁不
7、安、对疼痛的注意力过分集中,此时护理人员要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解释尿潴留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并尽可能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鼓励病人下床小便[5】。温水坐浴法相对于以往常用的下腹热敷法更好的缓解了肛门创面的疼痛,从而减轻了肛门括约肌与尿道括约肌的痉挛,降低了下尿路的阻力,重新恢复正常的排尿反射。经临床应用观察显示,该方法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成用。参考文献[1]PavlinDJ,PavlinEG,FitzgibbonDR,etal.Manag
8、ementofbladderfunctionafteroutpatientsurgery.Anesthesiology,1999,91(1):42250.[2]BoulisNM,MianFS,RodriguezD,etal.Urinaryretentionfollowingroutineneurosurgicalspineprocedures.SurgNeurol,2001,55(1):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