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

ID:2169237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_第1页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_第2页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_第3页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_第4页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印度电影看印度的宗教世俗化从OMG和PK两部电影入手讨论印度宗教的世俗化现状。电影是对现实的演绎,作为印度电影史上最早的两部展现宗教改革观念的电影,OMG和PK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印度进步宗教人士的世俗化观念。从理性观念、现世精神和人本主义三方面对印度的宗教世俗化进行探讨,从具体的电影场景出发,引出主要的宗教世俗化观念,从而完成对电影和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和理解。世俗化是西方宗教社会学提出的一种观点,它是指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宗教所发生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从中世纪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状态,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最终

2、将宗教剥离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让现代的人们在宗教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回归理性。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这里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的信徒还遵守着最传统的教义和宗教仪式。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印度传统宗教中的神圣价值、彼岸思想以及空灵遁世的观念,和现代社会的民主、平权、理性以及对人本价值的追求等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现代化和宗教关系的讨论从19世纪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不过一直以来,这个讨论都集中在印度的精英文化层面,OMG和PK是以电影为载体,将宗教世俗化问题推

3、向大众的重要尝试。创们以调侃的方式将传统宗教拉下神坛,引导人们从世俗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宗教在印度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一、对理性的推崇OMG以无神论者坎杰向神提起的诉讼为主线,通过其在法庭上的自辩,有力地抨击了印度传统宗教的种种陋习,并以无神论者的身份对宗教进行了思考和批判,从而认识真正的“神”的过程。而PK则选择了一个外星人的身份,用PK初到地球,宛如初生的“天真”的视角来审视印度这个成熟社会中宗教的种种无稽和荒诞,最终让周围的人重新认识宗教的故事。无论是坎杰还是PK,他们都是思考者,理性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站在理性的高度,坎杰对宗

4、教进行了近乎刻薄的调侃;尝试理解宗教的PK,在种种宗教活动尝试之后的困惑,其实都反衬出印度传统宗教神秘主义的虚伪和荒唐。OMG和PK中所展现的理性主义精神,是以印度宗教改革先驱的理论为基础的。早在19世纪初,在英国最终完成对印度的统治之后,西方的思想文化就开始渐渐地渗透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宗教也不例外,西方基督教普世、积极、进取的精神核心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活力,让印度传统宗教中崇尚空灵、彼岸观念以及保守的教条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作为被殖民者,对于殖民者的强大印象根深蒂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作为印度传统文化的参照物

5、,引发本土的精英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在宗教领域出现了以罗姆·莫汉·罗易为代表的一批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对传统的印度教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理性主义就是其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罗易以自己的宗教主张为基本教义创建了新的宗教社团——梵社,后来虽然几经分化,形成多个小的支派,但仍然保留了罗易的基本宗教主张,在这些组织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改革运动被统称为“梵社运动”。19世纪70年代末在印度的北部由达亚南达·萨拉斯瓦蒂主导成立了圣社,达亚南达虽然没有直接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在当时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避

6、免的,因此,其对宗教的思考和改革与梵社可谓是殊途同归。相较于传统的印度宗教,梵社和圣社形成了更接近于西方宗教世俗化的思想和教义,对理性主义的认可和推崇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性的角度筛选和解读宗教经典。二是对唯一神的坚持。(一)对经典的理性化解读对宗教经典的理性解读是梵社的主要成就之一,梵社以理性为标准,对传统的印度宗教经典进行了重新筛选和解读,他们剔除了一切人为对《吠陀》制定的解释和引申,回归到《吠陀》和《奥义书》的原典中,而且即便是对原典也不能无条件接受,对其内容都要做理性的解释,尤其是对隐

7、喻性的表达更是要求信徒从字面上追溯其合乎理性的实质。而圣社虽然坚持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但是也反对神秘主义的解读和附会,理性解读经典仍然是其主要的观点。OMG和PK也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着重的描述。比如在OMG中坎杰在法庭上对各教的经典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以驳斥那些教宗或者圣人们对宗教经典的神秘主义附会,虽然内容略有诡辩的嫌疑,但是其理性分析和论证的立场是明确的。最后创更是借电影中“神”之口说出了理性的宣言:“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才能成为真正的信徒”,因为“他们检验、思考、理解,说这都是错的,神不存在,说他是无神论者”。PK中则通过主人公P

8、K对宗教的接触、迷惑、思考、醒悟来揭示理性在宗教信仰中的价值。对经典的理性化解读是宗教世俗化的重要标志,这个过程将传统宗教中神秘附会的东西一一剔除,形成一个更合乎理性的版本。社会学家韦伯将这种剥离宗教中神秘主义的行为称为“除魅”,他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