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ID:21689736

大小:11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3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川办函〔2017〕14号)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市府办函〔2017〕90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准确掌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全面设点、全县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为基本要求,以“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测管协同、分工责

2、任”为工作原则,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及时提供客观准确、统一完整、科学权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监测评估与预报预警能力,为服务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和谐大竹提供基础保障。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初步建成环境要素统筹、标准规范统一、责任边界清晰、天地一体、各方协同

3、、信息共享的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三、主要任务(一)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县环保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参与,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规范、数据互补、资源共享、科学高效且涵盖大气、水、土壤、森林、生态、噪声、辐射等要素的大竹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1.空气环境监测。目前,大竹县已建成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个(大竹中学315校区监测点位),市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1个(东湖酒店监测点位)。下一步积极优化完善气象要素监测点位,提升监控系统成果运用,新建市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1个(见附件1)。(县环保局

4、牵头,县气象局、县城管执法局、竹阳街道办事处配合落实)2.水环境监测。进一步优化断面布设,在东柳河、铜钵河、东河、黄滩河4条河流上布设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5个(见附件2);在全县4条主要河流布设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断面4个,新增自动监测设施2套(见附件3);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2个,并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见附件4);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56个(见附件5);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根据水污染防治要求,适时扩大水质监测网络。(县环保局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落实)3.土壤环境监测。在全县布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个(见附件6)

5、。根据土壤环境监测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土壤监测点位。(县环保局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县农林局配合落实)4.声环境监测。建设覆盖大竹县建成区的区域声环境、声功能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点。制定大竹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优化调整城市区域、功能区及交通噪声监测点。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交通噪声及功能区监测逐步实现自动监测,利用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城市交通干线、建筑施工场地、城市广场等重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控。(县环保局牵头,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配合落实)5.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机动、快速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对县级饮用水水源

6、地放射性监测和全县人口密集区域电磁辐射进行监测。(县环保局牵头,县卫生计生局、县公安局、县经信局配合落实)6.污染源监测。定期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单。重点排污单位要严格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的监测要求,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及时上传并公开自行监测数据,并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县级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开展养殖和农业面源、机动车污染源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监测,建立健全包括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排污单位组织实施自行监测。(县环保局牵头,县农林局、县公安局、县经信局按职能职责负责配合落

7、实)7.生态状况监测。在林地和森林、自然保护区、重要湖库湿地、农村地区、城市建成区等区域,开展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有量、水土流失面积、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监测。(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农林局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二)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联网共享和统一发布1.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按照政务云建设要求,结合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源整合需求,建设全县生态环境监测专题信息资源库,与县政府工作监测体系对接,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实现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