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61617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2015年高二《生活与哲学》第1-2单元主要知识点、原理与方法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生活与哲学》第1-2单元主要知识点、原理与方法论总结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郑善刚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⑴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⑵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⑶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⑷真正哲学的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
2、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⑸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
3、形成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可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需要人们经过专门学习才能获得和掌握,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而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缺乏系统化理论化。所以,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
4、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是具体看法)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的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它不是具体方法)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③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
5、领域的规律和奥秘;而哲学则是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可见,“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可以说“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或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⑴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⑵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5、划分唯物主
7、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⑵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依据,存在着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B、科学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
8、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A、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不彻底性)。B、科学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