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

ID:21657327

大小:9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3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_第1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_第2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_第3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_第4页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五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广州市白云区明德小学谢威)发布者:林文瑶发布时间:2009-12-417:58:00浏览次数:1958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究广州市白云区明德小学谢威课堂提问一般分为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提问,本文主要探究的是老师的课堂提问。所谓教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用问题方式提出来,使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思考,具有明显的思维指向性。它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正如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所提出的:“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

2、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适时、准确、精简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真正思考,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老师提的问题总是过于简单,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或者过于深奥,根本触及不到学生的思考区域,如一潭死水。因此,在课堂教学提问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足,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老师提问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认识。一、问题“大”而目的不明确。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特别是小学高年段经常有类似这样的情节:某位老师在教学《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解决问题》时,创设

3、了一个生活情境,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接着就出示了例题——“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老师用多媒体一起出示了长0.7米,宽0.5米,0.4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但就在这时,老师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教室鸦雀无声,老师左看右看了好一会,还是找不到有主动举手的学生,最后,只能指定一名学生(没有举手)被动地回答,而这位学生站在那,也不知所措……老师在课堂上的驾驭为什么变得如此被动呢?因为老师提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的范围太大了,目的不明确。其实,老师可以先这样问:“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4、”实际求的是什么?(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出示以下问题:上、下两个面,长------,宽------,面积是------;前、后两个面,长------,宽------,面积是------;左、右两个面,长------,宽------,面积是------;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是:-------------------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好比罗盘和路标,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好的“设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便于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对于课堂设问每位

5、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1、问什么。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专业技术资料分享儿童的思维多是从直观、表象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启迪思维的具体情境,使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避免过于抽象的设问。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好提问的内容,明确目的:为引入新课?为新旧联系?为突出重点?为解决难点?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为促使学生思考?为总结归纳?等等。问题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是否回答问题及回答问题的水平。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保留针对性强,有实际意

6、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2、怎样问。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问题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使问题富有情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在2009年省优质赛课中,张炜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不是直接问学生这个是什么三角形,那个又是什么三角形,而是出示一幅极富童趣的“蚂蚁进洞”的情境图,并提问:你知道小蚂蚁(各种三角形形状的的小蚂蚁)可以进哪些洞(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吗?请你帮它们找个家。此问一出,学生无不跃跃欲试,都想帮帮“小蚂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3、何时问。课堂提问

7、要捕捉良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如新授课时,最好是在新旧知识的交汇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先组织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出两三道题),然后再把最后一道改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时提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应该怎样计算呢?”此时一问,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就犹如写毛笔字一样,毛笔骤地一“挥”,笔锋自然就出来了。二、问题的数学思考价值不强。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保证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活跃的关键。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问题过浅

8、,另一个是问题过深。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而第一个现象出现的教多,如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单纯性的简单判断,几乎无思考价值,问多了,部分学生就“附和”一下,是在敷衍老师的提问,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如有些老师忽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担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