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56376
大小:6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语文教师挖掘文木的情感源、比较素材的不同点、拓宽写作的视野域,通过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来实现德育的思想性,切实做到寓道于文、润物无声。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新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道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牛.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那么,宄竟应该怎样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先进的教育理
2、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德育必须融入、滲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而实现德育的思想性,切实做到寓道于文、润物无声。一、挖掘同一文木的情感源,点燃学生心中道德的火花在平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文木情感的开发。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文木中的情感源,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1.披文以入情,以情传德“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纵观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章,一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情感之丰富不胜枚举。有的深蕴着作者的爱国爱
3、民之情、有的抒发革命理想,有的议论生活真谛……无不寄寓着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宝藏,都是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把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动情地讲授,注重情感的陶抬,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以此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1.阅读以动情,以情悟德读,可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品味出作品的韵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进入作品,并和作品融在一起。这样,自然就会接受吸收作品所承载的美好的、进步的道德观念。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强而又易懂的课文,如《济南的冬天》《安塞腰鼓》等,教学吋只需把课文的重点
4、、难点稍加点拨,就可让学生进行表情诵读。因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对文章的多次诵读中逐渐感悟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冇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多次诵读中自然会领会其意。这正如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之外还它个激昂,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境,“设身处地”,才能使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心声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欣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艺术珍品的完美形象,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这是某些讲解所达不到的功效。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
5、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制定了一个“阅读周计划”,周一为“古诗文赏析”;周三为“吋文美文赏析”,周五为“名家名篇赏读”,周六、周日为“自由阅读”,并在周一通过一节课的吋间进行阅读交流。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鉴别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开拓思维,而II能够陶冶情操,冇利于他们健康成长。2.赏析以激情,以情品道文本是一座大宝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去赏析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领
6、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本中不少篇0的题0都是文章的眼晴和灵魂。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用富冇诗请画意的语言去揭示它的内涵,这样既使学生深刻理解题0的含义、领会课文的主旨,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教师也可以用形神毕现的语言去赏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赏析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我们这里所讲的课文赏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析,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唱“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内容作磨刀石,让学生去砥砺自己的思维,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诸种思维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二、比较相关素
7、材的不同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毛泽东同志说过:“冇比较才冇鉴别”。比较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在教学中,笔者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三篇文章的不冋点,同学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三篇文章不仅在命题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