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52538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冯子材对钦州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冯子材对钦州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探微冯子材是晚清一代名将,其英雄事迹入选中小学历史教材教学内容,在钦州、广西及全国广为传颂,是钦州本土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学术界对冯子材的研究,学者从军事、政治、政绩等角度对其指挥策略、爱国精神、历史地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考察,成果十分丰硕,而对其在地方教育文化发展中的贡献问题,则少有学者关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冯子材对钦州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仅散见于文史资料记载及其后代的回忆,这些论著主要是简单记述了冯子材在发展钦州教育方面的事迹缺乏较为系统的学术研究和严格的史学考证。本文主要就
2、冯子材对钦州文化教育发展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不当之处,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一、设立考场开科,增加科考名额清代时期’科举考试的程序分为院试(童试)、省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别进行,院试一年一次,在府、州举行,应试者为儒童或童生,由知府、知县或学政主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省试三年一次,在省城举办,应试者为秀才(庠生)或监生,由朝廷派员主考,录取者称举人;会试在省试后第二年春天举行,在礼部考试,应试者为举人,录取者称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参加者为贡士由皇帝主考录取者称进士。清初中期,廉州府沿袭明制,辖一州二县,即钦州、合浦县、灵山县,钦
3、州为廉州府下辖的一个州。按清代科举惯例,县不设试院,州郡以上可设,但有一定条件,即州的士人数和财力要达到一定的限额。道光时期,钦州“实在丁口八万五千五百二十”,田赋方面,钦州年“应征税银二千五百二十五两三钱六分三厘”,应征丁银“九百五十六两三钱气氛四厘”人口和财力不足设考场规定之数额,故未设院试考场。当时钦州学子要挤身仕途,则需长途跋涉至廉州府,不但应试不方便,而且考中者寥寥无几。1885年镇南关大捷后,冯子材威震中外,荣获清廷嘉奖。光绪十一年七月十四日(1885年8月23日),冯子材被“内阁授予太子少保衔,并由骑都尉世职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4、。”同年十月,冯率部“赴钦之防城、东兴布防。”?在钦驻防期间,鉴于钦州重武轻文习气严重,文化教育发展滞后,冯子材接纳了州庠生章正枢的建议,向清廷呈递增录生员名额申奏,申奏了钦州士人赴外应考艰辛之情,请求朝廷将钦州升为直隶州,以便为设置考场准备条件。清廷念冯抗法有功,准其所奏。光绪十四年(1888年)“经冯子材奏请,钦州升为直隶州。并“析灵山县林墟司隶之,又析州属防城、如昔二司置防城县来属。”钦州人口大大增加,财力也较前雄厚,具备了设考场之条件。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钦州乃设试院接纳士人考试,“钦廉分设考场,每科学台直抵钦州,办理考试事务
5、、钦防儒生就毋须再出廉州了”。这为钦州选拔人材提供了方便。但当时清廷给钦州录取生员的名额甚少,远不足地方之所求。设考前,“钦州学八名,廪生九名,三年一贡,增生十八名”,“灵山县学八名,廪生十三名’二年一贡,增生十三名。”两县学额总计十六名。而防城县原“定额文武每试各四名”。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增设防城一县,请添文武学额各四名,当经议复。从此,钦州学额增至三十六名。据有关资料统计,道光十一年(1831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的50多年中,钦州籍士人(包括灵山县)中举者有仇葵忠等5人,平均每10年有1人中举;道光十一年
6、(1831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的45年中,中武举者仅曾思敏等7人,平均约6年有1人中武举;光绪十九年(1893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8年中,中举者有王士宗等4人,平均两年有1人中举;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6年中,中武举者就有黄士莲等4人,平均1年半有1人中武举-。可以看出,钦州设考场和增加学额后,由平均每10年有1人中举到平均两年有1人中举,由平均约6年有1人中武举到平均1年半有1人中武举,文武生员中举的数额大大提升,冯子材在钦州人才培养方面的勋绩功不可没。二、重修和创建书院,培育地方英才在中
7、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官学和私学是最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时期,开始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官学和私学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5]61,它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和明代初中期,书院进入全盛阶段。明天启五年(1625年),阉党枉法祸兴,诏毁全国书院,书院发展受挫。清初时期,政府在学术思想上采取抑制态度,禁止书院讲学,以防止士人结社,群聚结党,书院发展再次进入沉寂阶段。直至乾隆以后,书院禁令才最终完全开放。清代初中期,钦州先后有鳌洲书院、东坡书院、钦江书院、成美
8、书院、鸿飞书院、仁文书院、养正书院等,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如鳌洲书院“明天启间知州李五美、学正陈联辉建”,东坡书院“康熙三十四年知州程鼎建,雍正元年知州董绍美、乾隆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