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会计稳健性

理解会计稳健性

ID:21648832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理解会计稳健性  _第1页
理解会计稳健性  _第2页
理解会计稳健性  _第3页
理解会计稳健性  _第4页
理解会计稳健性  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会计稳健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解会计稳健性[摘要]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关键词]稳健性;DT测度;MTB测度    一、引言    稳健性对会计的影响意义重大,且历史悠久。Basu(1997)认为,稳健性至少已经影响了会计行为500多年;Sterl

2、ing(1970)则把稳健性作为会计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原则;Givoly和Hayn(2000)的经验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会计不仅是稳健的,而且在最近20多年变得更加稳健了。但许多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却还经常批评并试图放弃会计稳健性(如,Levitt,1998;FASB,1980,第2号概念公告),即使在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也非常有限,似乎仍旧停留在“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样一句话上。会计稳健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不是这项会计信息质量确实已经过时,而是我们对会计稳健性的理解实在有限、尚待深入。也许FASB(1980)的话更

3、有代表性,“尽管过去4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地改变它,但会计稳健性这个概念是根深蒂固的”。有鉴于此,笔者将从概念、起因和测度等多方面对会计稳健性进行梳理和解读,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会计稳健性的深入理解、重视和反思。    二、会计稳健性的概念演进及有效分类    早期的规范研究者通常将稳健性界定为会计人员对产生较低的股东价值和净利润的会计方法的偏好,如预见所有可能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Bliss,1924)。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各种资产和负债常常是在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予以计量的,经理、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在会计计量中存在偏见,宁肯低估净收益及净资产,而不愿

4、高估净收益及净资产”。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界定为“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这种观点早已受到了挑战,如FASB(1980,第95段)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中指出,“财务报告中的稳健性不应再意味着蓄意地、一贯性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而应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然而,如果两个估计金额并非完全一样,就不必使用稳健性要求的更悲观估计数了。而是使用更可能发生的那个金额”

5、。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也有类似态度。虽然IASB将稳健性作为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下的一项质量要求,并认为稳健性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在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然而,IASB同时也强调,稳健性的运用“并不允许诸如设立秘密准备,过分地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者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因为那样编出的财务报表不可能是中立的,从而也就不具有可靠性。  然而,一般都认为,相对于企业净资产的经济价值而言,稳健性会计的一个结果是企业净资产的系统低估(ar,2005)。  会计稳健性的第二种来源就是来自确认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及时性。换言之

6、。“与将坏消息确认为损失相比。会计在财务报表中将好消息确认为收益时要求有更高的可验证性”(Basu,1997)。这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存货的成本市价孰低法和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要求资产价值降低的时候就应该立即确认,不管现金流量是否实现,然而资产价值的上升必须等到收益带来的现金流量实现之时。这种会计稳健性常常被称为条件稳健性。有批评者认为,稳健性破坏了信息中立原则,但条件稳健性必须以在同期发生了经济损失为前提,并且及时地在会计盈余中确认经济损失,而提前费用化、建立秘密(超额)准备等均不被视为遵循了稳健性。因此与中立性并不冲突。由于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可能会偏

7、离中立性原则,报告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信息,条件稳健性则要求更及时地确认经济损失。从而可以抵消经理的高估倾向,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Ball和Shivakumar(2005)对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进行了明确区分。并且他们还认为,由于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的混淆,使稳健性成为有争议的财务报告特征,实际上是条件稳健性增进了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使财务报表变得更加有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